章节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

摘要

本文基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概念,构建了供给、分配、消费、利用效率、保障结果、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调控力8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现状、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安全当前处于较高水平且近年不断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有多重优势,自给率、人均热量和蛋白供给等多项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营养结构不合理、环境可持续性较差等。未来提高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要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调整产出结构,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重视需求管理,减少不合理消费和损耗,适当降低储备率。

作者

张元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长全 ,男,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1997年,就读于合肥联合大学工业外贸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2003年,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2006年,就读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产业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8月-2008年11月,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1年1月,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农村产业经济、奶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公开出版独合著学术专著有《中国产业集聚与生产率:理论框架及影响分析》《中印农村社会保护比较——基于村庄调查的实证研究》等多部;参与编写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完善承包地处置权能的条件、改革思路与路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与改进方向——基于温州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考察》《新西兰奶业质量管理体系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等。
国鲁来 //国鲁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Cederberg C.,Sonesson U.,Van Otterdijk R.,Meybeck A.,Global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Extent,Causes and Prevention. Rome,FAO,2011.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3,Rome,2013,www.fao.org/publications.
  • Pearce J.,Hiscock R.,Blakely T.,Witten K.,“The Contextual Effects of Neighbourhood Access to Supermarkets and Convenience Stores on Individual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2008,62(3),pp.198-201.
  • Powell L. M.,Auld M. C.,Chaloupka F. J.,O’Malley P. M.,Johnston L. D.,“Associations between Access to Food Stores and Adolescent Body Mass Index,”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7,33(4),pp.301-307.
  •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 2013,http://foodsecurityindex.eiu.com/,2 July,2013.
  • 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测度:一个指标体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
  •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 何安华、刘同山、张云华:《我国粮食产后损耗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国物价》2013年第6期。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2》,罗马2012,详见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网站,http://www.fao.org/publications/sofi/en。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经济增长很有必要,但不足以加快减缓饥饿及营养不良》,罗马,2012。
  • 刘景辉、李立军、王志敏:《中国粮食安全指标的探讨》,《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年第6卷。
  • 陆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国际商务论坛》2008年第3期。
  • 马九杰、张象枢、顾海兵:《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 苗齐、钟甫宁:《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的变动及其对供应和价格的影响》,《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1期。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研究》2005年第8期。
  • 孙复兴、黎志成:《关于构建我国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特区经济》2005年第4期。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张苏平:《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7年第13期。
  • 朱泽:《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7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文献评述
  • 二 指标体系构建
    1. (一)原则、思路与框架
    2. (二)指标体系构成与指标选择
      1. 1.供给环节
      2. 2.分配环节
      3. 3.消费环节
      4. 4.利用效率
      5. 5.保障结果
      6. 6.稳定性(脆弱性)
      7. 7.可持续性
      8. 8.政府调控
  • 三 数据与方法
    1. (一)数据来源与主要指标计算、估算方法
    2. (二)标准化、目标值与权重
  • 四 主要发现与判断
    1. (一)目前中国粮食安全处于较高水平
    2. (二)近年来中国粮食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3. (三)中国粮食安全具有多重优势
    4. (四)中国粮食安全隐忧犹存
  • 五 改善粮食安全状况的政策建议
    1. (一)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
    2. (二)调整食物生产结构,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水平
    3. (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 (四)重视需求管理,减少不合理消费和损耗
    5. (五)适当降低储备率,减少财政压力和资源浪费
    6. (六)合理运用全球资源,减轻国内生产压力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