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 实现国家公共科普服务能力跨越式发展

摘要

本文回顾了世界科技馆发展的历程以及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馆诞生以来的发展概况,重点梳理了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建设背景、内涵、构成及运行机制。近年来,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不断提速,呈现以下四方面特点:一是实体科技馆快速发展,科普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流动科普设施开拓发展,服务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三是数字科技馆蓬勃发展,资源量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四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拓展科技馆体系内容形式。然而,在科技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固有观念意识桎梏未打破、体系统筹协同机制不完善、资源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针对未来发展,科技馆体系将根据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所做的战略判断以及新时代的新要求,在调结构、补短板、增动能方面下功夫,推动实现数量规模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推进科技馆科普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体系化机制完善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科技馆体系在公共科普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作者

殷皓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参与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建标101-2007)编制项目,参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等工作;参与主持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参与主持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基于科技馆平台的创新方法培训研究与实践”项目和“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项目等研究;主持《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修订项目和中国科技馆标准化体系研究与建设,负责总体方案的制定、审核与组织实施。参与编著《中国科普报告》等。研究方向为科技馆建设与管理、科普资源开发与应用、科技馆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束为:《着力升级整合 服务创新驱动 开创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新局面》,《科技馆研究文选(2006~2015)》,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 郑浩峻、齐欣、赵洋、刘玉花、蔡文东、龙金晶:《科技发展研究报告》,载《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 操秀英:《在祖国的每个角落播撒科学的种子——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建成》,《科技日报》2018年9月14日,第6版。
  • 殷皓:《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创新升级,助力公共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中国博物馆》2018年第2期。
  • 王小明:《共建、共享与创新:关于长三角科普资源一体化的思考》,《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3期。
  • 齐欣、朱幼文、蔡文东:《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研究报告》,《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年第2期。
  • 齐欣、莫小丹、任杰:《论“一带一路”战略与自然科学博物馆间的互惠共享》,《科普研究》2017年第5期。
  • 徐延豪:《保持科普先进性和群众性 让科普之光照耀中华大地》,《科普研究》2016年第1期。
  • 蔡文东、庞晓东、陈健、任贺春、吴彦旻:《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中开展应急科普工作的研究》,《科普研究》2016年第4期。
  • 束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载《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 王康友、李朝晖:《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研究报告》,《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年第2期。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 实现国家公共科普服务能力跨越式发展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1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我国科技馆发展概况
  • 二 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一)实体科技馆蓬勃发展,科普能力持续提升
      1. 1.场馆规模迅速增长
      2. 2.科技馆的科普功能显著增强
      3. 3.科技馆的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2. (二)流动科普设施开拓发展,服务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1. 1.流动科技馆丰富县域科普资源
      2. 2.科普大篷车推动基层科普工作开展
      3. 3.农村中学科技馆促进农村科普教育资源均衡
    3. (三)数字科技馆蓬勃发展,资源量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1. 1.优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助力科技馆体系创新升级
      2. 2.内容和渠道建设并重,满足公众科技文化需求
    4. (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拓展科技馆体系内容形式
      1. 1.数量丰富、学科齐全的内容资源
      2. 2.适应多种环境需求的展陈形式
      3. 3.覆盖面广、互联互通的服务平台
  • 三 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2. 2.统筹推进当地科技馆体系建设
    3. 3.积极创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 四 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前瞻
    1. (一)发展趋势
      1. 1.实体科技馆建设规模稳步发展,区域均衡不断改善
      2. 2.科技馆体系教育功能不断强化,科普服务更加公平普惠
      3. 3.信息化应用日渐广泛,智慧科技馆建设方兴未艾
      4. 4.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协同、融合渐成趋势
      5. 5.与社会互动、与公众交流能力日益增强
    2. (二)未来发展目标
    3. (三)重点工作
      1. 1.增强科技馆科普能力和效益
      2. 2.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3. 3.建立健全体系化机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