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互为主体的社会工作“嵌合”发展及其机制分析

摘要

社会工作的发展从“嵌入”走向“嵌合”。对“嵌合”这一新概念还需进一步进行内涵界定及机制分析。文章描述了C社工站与基层(镇)政府的关系发展,二者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社工站缺失合法性、相互质疑、行政干预专业到彼此信任与支持、合作共赢的演化,经过这个“交互吸纳”的过程,社工站与基层政府的关系也从嵌入步入了嵌合。基于该案例,文章分析了嵌入与嵌合两个发展阶段在主客体关系、关系本质等方面的区别,并总结出“嵌合”发展的内涵。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嵌合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社会工作在实践场域致力于谋求实现互为主体的多重关系。其中,互为主体的在地服务关系为条件,互为主体的专业协同关系为推力,互为主体的政社关系是关键。该案例启示,达致嵌合的机制包括外部条件机制和实践场域内部的行动机制,前者是指从各级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性制度建设到具体项目中的政社协作体系设计为社会工作嵌合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操作空间,后者是指社会工作在服务场域谋求构建起多重互为主体关系的行动。

作者

任敏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郑先令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伟杰(2016):“层级嵌入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以A市妇联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试点为例”,《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第5~16页。
  • 崔珂、沈文伟(2015):“基层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与社会工作介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邓燕华(2019):“社会建设视角下社会组织的情境合法性”,《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147~166页。
  • 杜立婕、吕静淑(2021);“积极嵌入和嵌合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社会工作与管理》第5期,第42~50页。
  • 方劲(2011):“嵌入式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的发展路径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42~50页。
  • 李伟、张昱(2015):“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研究:回顾与反思”,《理论月刊》第10期,第134~139页。
  • 李晓慧(2015):“社会工作专业的国际新定义”,《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期,第231~235页。
  • 廖其能、张和清(2019):“社会工作督导范式转向研究——以‘双百计划’协同行动为例”,《社会工作》第1期,第54~63页。
  • 刘少杰(2006):《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罗强强(2018):“‘嵌入式’发展中的‘内卷化’——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个案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45~56页。
  • 彭小兵、李文静(2020):“赋权:党建引领与社会工作互嵌的社区治理探索——基于重庆市T社区的实践”,《社会工作》第2期,第78~88页。
  • 钱宁、王肖静(2020):“主体性赋权策略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扶贫研究——以云南省三个苗族村寨为例”,《社会工作》第2期,第10~22页。
  • 任敏、韩婧怡、刘媛(2021):“‘五社联动’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初探”,《中国民政》第10期,第33~35页。
  • 童敏(2013):“从问题视角到问题解决视角——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再审视”,《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1~7页。
  • 汪鸿波、费梅苹(2019):“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及分层互嵌”,《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第179~185页。
  • 王思斌(1995):“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97~106页。
  • 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第206~222页。
  • 王思斌(2020a):“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29~38页。
  • 王思斌(2020b):“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专业功能的嵌合性实现——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理为基础”,《社会工作与管理》第6期,第5~11页。
  • 韦克难、陈晶环(2019):“灾后重建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机制与经验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后三地社会工作发展为例”,《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第105~13页。
  • 文军、丁金宏(2015):“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联合时报》,3月25日,https://www.ecnu.edu.cn/info/1095/7143.htm。
  • 谢建社(2009):“社会工作嵌入妇女工作之思考”,《甘肃社会科学》第4期,第17~20页。
  • 熊跃根(2006):“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10年的经验反思”,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04~217页。
  • 徐选国(2016):“走向双重嵌入:城市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机制演变——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经验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第163~180页。
  • 徐选国(2019):“从嵌入系统到嵌入生活:我国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向与时代选择”,《社会工作与管理》第3期,第7~15页。
  • 徐选国、黄景莲(2020):“从政社关系到党社关系: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情景变迁与理论转向”,《社会科学》第3期,第68~85页。
  • 徐盈艳(2019):“社会工作专业建构:一个制度嵌入视角的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4~33页。
  • 徐永祥(2009):“建构式社会工作与灾后社会重建: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基于上海社工服务团赴川援助的实践经验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3页。
  • 许莉娅(2012):“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学海》第1期,第94~102页。
  • 尹阿雳、赵环、徐选国(2016):“双向嵌入:理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新视角”,《社会工作》第3期,第47~55页。
  • 张大维、郑永君(2015):“软性嵌入: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德育教育的行动策略——基于武汉两所学校的社会工作介入实验”,《中州学刊》第7期,第84~88页。
  • 张法(2010):“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观念”,《社会科学》第6期,第101~107页。
  •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174~193页。
  • 张微、卢时秀(2019):“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合法性形成与演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92~96页。
  • 赵迪、张伟、张志鹏(2021):“党建社会工作:融合性发展视角的新范式”,《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107~115页。
  • 赵环、尹阿雳(2015):“增量嵌入:专业社会工作之于社区服务的一种解读——以深圳市Y社区服务中心为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期,第115~136页。
  • 赵琼(2016):“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阶段性再探索”,《社会工作与管理》第6期,第5~12页。
  • 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1~21页。
  • 周永康、李欢(2020):“双向建构:专业社会工作‘进村’实践的在地化——基于重庆市‘三区’计划项目的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5~19页。
  •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43~64页。
  • 左宏愿(2021):“基层一线公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及其责任机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36~46页。
  • Barak,A.(1989). Judicial Discre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Barber,B.(1995). “All Economies are ‘Embedded’:The Career of a Concept,and Beyond.” Social Research 62(2):387-413.
  • Granovetter,M.(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481-510.
  • Portes,A.,& Sensenbrenner,J.(1993). “Embededness and Immigration:Notes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A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6):1320-1350.
  • Saleebey,D.(1996).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Extensions and Cautions.” Social Work 41(3):296-305.
  • Vinzant,J.C.,Denhardt,J.V.,& Crothers,L.(1998). Street-level Leadership:Discretion and Legitimacy in Front-line Public Service.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 Wei,A.,& Tsui,M.(2018). “Conjuncture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mbedding:Social Work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Services in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1(1):18-40.
  • Zukin,S.,DiMaggio,P.,& DiMaggio,P.(Eds.).(1990). 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互为主体的社会工作“嵌合”发展及其机制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5.2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方法与个案介绍
    1. (一)研究方法
    2. (二)个案介绍
  • 三 从嵌入到嵌合:C社工站的行动历程
    1. (一)落地困境:情境合法性的缺失
    2. (二)互相质疑:行政权威与专业力量的冲突
    3. (三)行政干预:自由裁量权的不利影响
    4. (四)信任与支持:服务成效促动关系转变
      1. 1.服务成效带来的情境合法性
      2. 2.层级支持:情境合法性获得后的有利影响
    5. (五)合作共赢:在交叉空间中磨合
  • 四 “交互吸纳”的行动过程与“嵌合”的内涵
    1. (一)政社互动过程中的交互吸纳
    2. (二)多元主体、主体性与嵌合
  • 五 社会工作嵌合发展的机制分析
    1. (一)嵌合的社会基础: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1. 1.中央和地方支持性政策总体性地增强了社会工作的主体性
      2. 2.政社协同体系设计为在地的政社嵌合发展提供了操作空间
    2. (二)服务场域的嵌合是基础:互为主体的服务关系建构
      1. 1.融入社区生活建立共生关系
      2. 2.协同行动推动社区发展
      3. 3.共享服务成效激发村民主体性
    3. (三)专业线的嵌合为推力:互为主体的协同关系建构
      1. 1.价值上使命感共享
      2. 2.实践中服务过程同行
    4. (四)行政线的嵌合是关键:互为主体的政社关系建构
      1. 1.行政吸纳专业
      2. 2.专业吸纳行政
    5. (五)互为主体:嵌合发展机制的核心
  • 六 结论及讨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