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从唱导到训读:佛教言语观与日语文学的兴起

摘要

在20世纪70年代前,关于日本古代佛教史的经典理论范式认为,佛教由国家主持导入,经贵族传播并逐渐扩散至群众民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学界从各角度开始了对“国家佛教—贵族佛教—民众佛教”演进过程的范式反思,出于对“国家佛教”理论的批评,转而强调民众在佛教导入初期便是重要的参与主体的背景,《东大寺讽诵文稿》这份材料便得到学界注目。《东大寺讽诵文稿》推定成文于9世纪,被视作东大寺僧侣在法会唱导时使用的讽诵文草案;对于此写本的释读与使用,史学界多试图从中提取民间佛教活动的相关内容,然而这一立场也带来了诸多误读。本文重点探讨这一文本的使用场景,以试图回答如下问题。其一,奈良至平安初期(8—9世纪)佛教法会的具体形态。其二,在佛教经典均以当时日本普通民众难以理解的汉文写成这一前提下,当时的普通百姓如何理解其内容;以结论而言,他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训读”的方法,这是一种使用特定的日语阅读法读解汉文的方式。其三,在通常被视作“日本文化”形成期的平安时代,“训读”这一方式与想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作者

梁晓弈 ,北京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古代史。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从唱导到训读:佛教言语观与日语文学的兴起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8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日本古代佛教研究史——以国家佛教与民众佛教的对立为中心
    1. (一)“国家佛教”理论的全盛:战前至20世纪70年代
    2. (二)“国家佛教”批判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与吉田一彦
    3. (三)“国家佛教”与“民众佛教”的对立:20世纪90年代至今
  • 二 《东大寺讽诵文稿》的历史价值与研究意义
    1. (一)《东大寺讽诵文稿》的基本信息
    2. (二)《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的基本信息
    3. (三)《东大寺讽诵文稿》的内容
  • 三 唱导、训读与日本文化
    1. (一)《东大寺讽诵文稿》第140—156行的探讨
    2. (二)训读与日本文化
  •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