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2023年01月 出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业的变革与重塑”这一主题,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2~2023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书中“旅游新热点篇”重点回答旅游业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发展的方向、路径、基石、突破点以及热点领域有哪些;“行业新动向篇”重点探讨酒店集团、共享住宿、研学旅行等细分行业以及行业营销、资产证券、产品升级等不同方面的问题;“企业新探索篇”重点关注旅游市场主体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探索和创新;另外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 94.8 试读
-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收藏
简 介:在数字经济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第三种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京东集团的联合创作本书。本书力图全面、系统地展示并分析数字经济领域由量变到质变,继而为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实践历程与内在机制,并对其中的现象、问题及背后的客观规律进行跟踪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并发挥积极作用提供贴近实践的对策建议;同时深化新技术背景下的经济理论研究。
¥ 84 试读
-
未来经济发展报告(2021) 收藏
方合英 主编 郭党怀 崔建民 何德旭 常戈 执行主编 2022年09月 出版
关键词: 未来经济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智能制造 “双碳”目标
简 介:本书由中信银行、人民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联合策划,分为特稿、宏观经济、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企业发展五篇,特稿篇为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对未来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认识;后面四篇分别从宏观经济、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方面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和对策建议,内容涉及世界经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贸易、消费、国际收支、绿色金融、“双碳”目标、电力市场、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车站、企业科技、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战略新兴行业等具体领域。
¥ 84 试读
-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2022年02月 出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如何推进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如何把握科技革命的契机,如何通过新的营销方式在逆境中探寻发展等。二是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京张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浙江、上海等地在冰雪旅游、城市旅游、共同富裕、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已经以及即将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三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上市等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 63.2 试读
-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收藏
作者: 沈建光 何德旭 副主编 李扬 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简 介:在数字经济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第三种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京东集团的联合创作本书。本书力图全面、系统地展示并分析数字经济领域由量变到质变,继而为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实践历程与内在机制,并对其中的现象、问题及背后的客观规律进行跟踪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并发挥积极作用提供贴近实践的对策建议;同时深化新技术背景下的经济理论研究。
¥ 84 试读
-
未来经济发展报告(2021) 收藏
作者: 方合英 主编 郭党怀 崔建民 何德旭 常戈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关键词: 未来经济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智能制造 “双碳”目标
简 介:本书由中信银行、人民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联合策划,分为特稿、宏观经济、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企业发展五篇,特稿篇为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对未来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认识;后面四篇分别从宏观经济、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方面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和对策建议,内容涉及世界经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贸易、消费、国际收支、绿色金融、“双碳”目标、电力市场、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车站、企业科技、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战略新兴行业等具体领域。
¥ 84 试读
-
作者: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如何推进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如何把握科技革命的契机,如何通过新的营销方式在逆境中探寻发展等。二是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京张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浙江、上海等地在冰雪旅游、城市旅游、共同富裕、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已经以及即将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三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上市等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 63.2 试读
-
中国金融理论前沿(8) 收藏
作者: 何德旭 汪红驹 主编 王振霞 冯明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简 介: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追根溯源,就是要有效发挥金融媒介资源配置功能,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本书围绕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重大创新,设计了“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投资”“数字货币与普惠金融”四个主题共15个研究议题,从不同视角和途径展现了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的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轨迹、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旨在为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 51.6 试读
-
作者: 何德旭 王振霞 闫冰倩 王蕾 著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简 介: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保护地球家园的全球共识。随着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在生产生活中的创新应用,数字技术对实现碳中和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一方面,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有望重塑企业生产流程和能源系统,从而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助力行业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衍生的新业态、对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对消费者生活和消费方式转变的促进,均可间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为了系统研究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数字设备、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发展对能源消费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其次全面阐述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途径和有益探索。最后从中国企业的实践出发,总结京东集团的探索及其为数字经济促进行业和地区减排做出的表率作用,以期为未来实现节能减排提供有益的借鉴。
¥ 17.68 试读
-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挑战与趋势 收藏
简 介:当前,数字经济正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发展期,追求更高的发展质量将成为新要求。新发展理念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方向。其中,“创新”是数字经济持续发展,进而惠及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内生动力;“协调”有助于数字经济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从而扩大增长空间、增强应用能力;“绿色”要求数字经济领域实现低污染、低消耗,并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开放”意味着数字经济产品与服务的用户群体、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迭代发展中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共享”是数字经济自身连通场景和用户的基础,也能促进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中国数字经济也面临着资本无序扩张与垄断、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性不足、金融风险隐患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治理来解决。
¥ 22.48 试读
-
绿色金融政策引领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低碳转型 收藏
出处: 未来经济发展报告(2021)
简 介:长期以来,我国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及债券标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形成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等方式,推动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绿色低碳化转型。政策发挥降低资产风险、降低参与成本、拓宽配置空间的作用,持续为银行资产配置转型提供动力。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应优化资产转型风控及资源配置机制,实现信贷由高碳向零碳的动态迭代,加强绿色债券的发行、投资及承销力度,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7 试读
-
出处: 2019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
简 介:2018年货币政策发挥宏观审慎评估(MPA)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表外资产回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工具,缓解股权质押的风险,稳定和促进其股权融资;针对金融中介的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等规模持续放量。整体来看,2018年呈现双支柱松紧搭配,宽货币对冲紧信用的形势。2019年政策将着力疏导“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警惕金融周期回落阶段房地产、信贷螺旋式下降风险。
¥ 10.1 试读
-
雄安新区建设大事记 收藏
作者: 李庆萍 何德旭 主编 常戈 王朝阳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关键词:
出处: 雄安新区金融发展报告(2019)
简 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市,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做出重要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 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做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 0.81 试读
关注TA的人(0)
TA关注的人(0)
正在发生去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