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3)
-
佩拉宫的午夜: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诞生 收藏
[美]查尔斯·金(Charles King) 著 宋非 译 2018年01月 出版
关键词: 佩拉宫 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奥斯曼土耳其
简 介:20世纪初,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土耳其民族主义的兴起,伊斯坦布尔成为各色人等聚集的地方,这些人包括间谍、难民、艺人、歌手、作家、革命家等。而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与佩拉宫——这座伊斯坦布尔闻名遐迩的大酒店有关联。查尔斯?金通过描述这些或有名或无名的人物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命运起伏,向读者展示了伊斯坦布尔在20世纪的历史变迁,讲述了这座名城所经历的现代化革新的实验。
¥ 21.6 试读
-
佩拉宫的午夜: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诞生(单向空间定制版) 收藏
[美]查尔斯·金(Charles King) 著 宋非 译 2016年12月 出版
关键词: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佩拉宫 第二次世界大战 奥斯曼土耳其 近东史
简 介:上佳之作——查尔斯?金以(伊斯坦布尔)这个大城市为棱镜,从各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近东的历史,他的讲述详尽有趣,充满了纯粹的叙事力量。堪称一部传世经典! ——罗伯特?D.卡普兰,《地理的复仇》和《向东去鞑靼》作者 从穆斯林选美皇后、格鲁吉亚皇室到列夫?托洛茨基,各色人物都在伊斯坦布尔留下了印迹,金机智地串起了他们的故事,不只素材丰富,可以吸引普通读者,细节又很到位,也满足了专业人士。 ——《出版人周刊》
¥ 69 试读
-
佩拉宫的午夜: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诞生 收藏
作者: [美]查尔斯·金(Charles King) 著 宋非 译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关键词: 佩拉宫 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奥斯曼土耳其
简 介:20世纪初,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土耳其民族主义的兴起,伊斯坦布尔成为各色人等聚集的地方,这些人包括间谍、难民、艺人、歌手、作家、革命家等。而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与佩拉宫——这座伊斯坦布尔闻名遐迩的大酒店有关联。查尔斯?金通过描述这些或有名或无名的人物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命运起伏,向读者展示了伊斯坦布尔在20世纪的历史变迁,讲述了这座名城所经历的现代化革新的实验。
¥ 21.6 试读
-
危机与批评论 收藏
作者: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Joyce Appleby) 著 宋非 译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出处: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简 介:21世纪,全球化的完整意义被第一次全球的经济衰退打回了原形。盈利的预期和糟糕的判断力醉人地混合在一起,再次显露出过去积淀的恐慌,世界金融家以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衍生品和对冲基金组成的松散结构。2007年,房价跳水,他们搞出了五花八门的新证券。许多历史悠久的公司破产了,资金开始稀缺,数百万抵押贷款的持有人发现自己欠的债比他们房子的价值要高得多。不久,毒素就扩散到了金融中心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心脏,金融中心的流动性危机与偿付能力结合在了一起。没有新泡沫出现来分散人们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注意力,现实的这一剂药下得太猛,为了控制损失,一些人开始呼吁法规和国际合作的回归。
¥ 4.52 试读
-
进入21世纪 收藏
作者: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Joyce Appleby) 著 宋非 译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出处: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简 介:2008年8月8日,烟花点亮了北京的夜空,几十亿人坐在电视机前目眩神迷地看着2000名鼓手宣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随后是一场精准的色彩、舞蹈、声音、节奏、切分音和乐曲的盛宴。激动人心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世界想起了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国术展示了陶器、青铜器和岩画,一团墨色拂过巨大的滚动屏,逐渐溶成一幅水墨画。3000名歌者高声吟唱《论语》,同时还有897名身着汉服的表演者排成了“和平”和“和谐”两个词的形状。中国共产党使出浑身解数,向21世纪的邻居、对手和客户进行了自我介绍。中国顶级电影制作人张艺谋导演的这场由15000人参与、成本超过1亿美元的开幕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个月后,中国人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典礼又是一次对他们的文化财富的伟大展览。
¥ 5.16 试读
-
新环境下的资本主义 收藏
作者: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Joyce Appleby) 著 宋非 译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出处: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简 介:20世纪70年代早期,石油价格的意外上涨迫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业世界的其他负面指标: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棘手的通货膨胀、上升的失业率、暴跌的美元和波动的汇率。大企业、大工会和大政府的自在理解正在分崩离析。滞涨不受欢迎的露面也暗示出国家决策者不再依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当私人投资不再能实现充分就业或接近充分就业时,凯恩斯会建议政府担起消费的核心作用,大萧条时期就是这样。战后,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听从了凯恩斯政策来抵御经济衰退。可惜的是,当大众的支出项目不再能刺激经济发展时,很少人会有勇气削减它们。这个疏忽导致了通货膨胀,再加上1973年的油价飙升,情况愈加严重。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现在总是并肩出现。实际情况不再支持原来有效的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正是听从了凯恩斯在需求下降时提出的建议,政府开支才创造了物价上涨的“胀”和销售停滞的“滞”。曾经似乎稳定的、可理解的、可预测的经济环境现在既不稳定,又令人费解。
¥ 5.12 试读
-
新水平的繁荣 收藏
作者: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Joyce Appleby) 著 宋非 译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出处: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简 介:在二战的极端压力下,参战国家的人民表现出了近乎奇迹般的努力和耐力。战争时期,他们在现在主导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工业的帮助下,使生产力水平打破了以往的记录。需求再次被证明是发明之母,所有竞争者都加入了合成材料、医药、通信、航空的创新竞赛,当然,也包括武器。战争结束时,它释放的破坏力唤醒了每个人,他们发现,征服和胜利是如此相似。这场噩梦持续了31年,所幸大多数人都活了下来。 25年之后,欧洲第二次遭遇灭顶之灾。美国再次展示了它非凡的工业实力。而第一个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的国家也现身于世界舞台之上。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其间的大萧条的刺激下,政府学会了在经济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只是为了在经济持续衰退的时期提振经济,那么凯恩斯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处方都可以为维持经济事务上的持久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6.72 试读
-
战争与萧条 收藏
作者: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Joyce Appleby) 著 宋非 译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出处: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简 介:1914年,战争调动军队,跳着规则的小步舞来到了欧洲。这是一场慢舞。一些国家斟酌再三,决定尽早进入备战状态,其他国家则谨慎地认为自己也不能落后。国际局势日益紧张,许多国家开始依靠人多势众来获得安全感。但是这些联盟只会增加战争发生的机会。德国、奥匈帝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奥斯曼帝国形成的集团与英国、俄国和法国组成的联盟对峙。这些高瞻远瞩的交战方动用资本主义在20世纪前半期创造的财富,组建了大规模的军队,并且以旧换新,把木质军舰都换成了钢制战列舰。军事为工厂找到了未来的方向。英国维克斯造船与工程公司(简称维氏公司)等与它们的竞争对手德国钢铁制造商克虏伯公司一样,把大量利润都投入了军备开发。全球资源带来的兴奋使欧洲领导人心中生发出一种独孤求败的优越感。
¥ 3.51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