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社会发展研究(季刊) 第四卷 2017年第2期 总第13期 电子版

售价:¥10.5 ¥35
2人在读 |
0 评分
出版周期:双月刊
日期:2020-11-18
关键词: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目录 过往期刊 参考文献
按年份浏览:
  • 全部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1][1]阿拉坦、刘爱玉,2014,《现阶段我国劳动力非稳定就业现象的分析—以浙东S市服装加工业劳动力就业情况为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6期。 [2][2]蔡昉、王美艳,2007,《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3][3]范璐璐,薛红,2017,《非正规就业中的女工自组织与劳工力量——以嘉兴服装业的合作生产队为例》,《中国乡村研究》,第1期。 [4][4]国家统计局,2016,《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cfen.com.cn/sjpd/hg/201602/t20160229_1796580.html。 [5][5]洪尼格,艾米莉,2011,《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韩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6][6]胡鞍钢、杨韵新,2001,《就业模式的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 [7][7]黄德北,2008,《当代中国雇佣工人之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8][8]李钢、沈可挺、郭朝先,2009,《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出路何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调研》,《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9][9]李强、唐壮,2002,《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第6期。 [10][10]林毅夫,2003,《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进行结构持续升级、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观察》第2期。 [11][11]刘爱玉,2012a,《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 [12][12]刘爱玉,2012b,《就业不稳定与无保障:基本表现、成因与前景》,《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13][13]刘爱玉,2013,《社会学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14]刘爱玉、佟新、付伟,2015,《双薪家庭的家务性别分工,经济依赖、性别观念或情感表达》,《社会》第2期。 [15][15]裴宜理,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6][16]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7][1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605/t20160530_240967.html。 [18][18]吴哲,2008,《纺织服装企业面临“三率两价”压力》,《南方日报》4月18日。 [19][19]张利军、郭敏,2005,《日本学者评日本国内关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国外理论动态》第4期。 [20][20]张晓波、杨进、王生林,2010,《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浙江大学学报》第1期。 [21][21]Chan,CKC & Pun N. 2009,“The making of a new working class?A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198. [22][22]Chen 2003,“Between the State and Labor:The Conflict of Chinese Trade Unions‘Double Identity in Market Reform.” The China Quarterly 176. [23][23]Cooke,F.L. 2008,“Labour Market Regulations and Informal Employment in China:To What Extent are Workers Protect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China Task Force Annual Meeting,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4][24]Esbenshade,J.L. 2004,Monitoring Sweatshops:Workers,Consumers and the Global Apparel Industry.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5][25]Fan,Lulu 2015,Thread Solidarity and Power:A study of garment workers’ self-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 Ph.D Dissertation,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26][26]Lembcke,J.L. 1995,“Labor History’s ‘Synthesis Debate’: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s.” Science & Society,Vol.59(2). [27][27]Kalleberg A.L. 2000,“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Part-time,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1). [28][28]Kalleberg A.L.,“Precarious Work,Insecure Workers: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74(1). [29][29]Pun,N. & Lu,H.L. 2010,“A Culture of Violence:The Labor Subcontracting System and Collective Action by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64. [30][30]Werner International.2015,Labor Cost Comparisons 2014.(http://www.textile.fr/wp-content/uploads/2014/12/WERNER-2014.pdf) [31][31]Wright,E.O. 2000,“Working-class power,capitalist-interests,and class compromis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5(4). [32][32]Zhan,SH 2011,“What determines migrant workers’ life chan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Hukou,social exclusion,and the market.” Modern China 37(3). [33][33]蔡昉、王美艳,2007,《农村劳动力剩余及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34][34]陈明、王凯,2013,《我国城镇化速度和趋势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跨国比较研究》,《城市规划》第5期。 [35][35]陈卫,2006,《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2005—2050年》,《人口研究》第4期。 [36][36]段克峰,2012,《基于一种符合模型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统计与决策》第20期。 [37][37]冯俊新,2006,《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分析——基于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的跨国比较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38][38]关柯、李小冬、刘平,2000,《我国城市化发展预测》,《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第2期。 [39][3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人口和社会发展报告2014——人口变动与公共服务》(纸版交流稿),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0][40]贺雪峰,2004,《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41][41]简新华、黄锟,2010,《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第3期。 [42][42]李善同、侯永志、翟凡,2003,《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经济研究参考》第2期。 [43][43]马晓河、马建蕾,2007,《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第12期。 [44][44]门可佩、蒋良瑜、朱鸿婷,2008,《2008—2050年中国人口预测研究》,《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 [45][45]糜韩杰,2008,《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直接计算法的修正》,《人口研究》第6期。 [46][46]人民网记者,2015,《中国城镇化率长期将会达到95%以上》,人民网,3月23日,(http://citiccard.world.people.com.cn/n/2015/0323/c57506-26737107.html)。 [47][47]杨庆蔚主编,2013,《投资蓝皮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8][48]张佰瑞,2007,《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对我国2020年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理论界》第4期。 [49][49]钟钰、蓝海涛,2009,《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50][50]伯恩斯坦,亨利,2011,《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汪淳玉译,叶敬忠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1][51]陈建胜、刘志军,2010,《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权的思考》,《人文杂志》第5期。 [52][52]陈仕栋,2012,《平湖年鉴》,北京:中华书局。 [53][53]范璐璐、吴子峰,2016,《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与农民工职业病维权的蜂巢行动主义困境——以深圳“尘肺门”为例》,《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15·长沙)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4][54]洪尼格,艾米莉,2011,《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韩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55][55]黄岩,2012,《工厂外的赶工游戏——以珠三角地区的赶货生产为例》,《社会学研究》第4期。 [56][56]黄宗智,2010,《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 [57][57]嘉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4,《嘉兴年鉴》,北京:方志出版社。 [58][58]李培林,2010,《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 [59][59]李通,2010,《嘉兴市“两分两换”试验的调查与评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0][60]李小平,2014,《浙江平湖新土改路径:整村流转制度化操作》,《证券时报》(http://finance.ifeng.com/a/20141229/13391359_0.shtml)。 [61][61]农业部经管总站体系与信息处,2015,《2014年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情况》,《农村经营管理》第6期。 [62][62]潘毅、卢晖临、张慧鹏,2010,《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开放时代》第5期。 [63][63]汪建华、郑广怀、孟泉、沈原,2015,《在制度化与激进化之间: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趋势》,《二十一世纪》第8期。 [64][64]汪建华,2015,《生活的政治:世界工厂劳资关系转型的新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5][65]叶永强,2015,《嘉兴年鉴》,北京:方志出版社。 [66][66]郑广怀、孙慧、万向东,2015,《从“赶工游戏”到“老板游戏”——非正式就业中国的劳动控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67][67]种昂,2013,《嘉兴新土改试验》,《经济观察报》(http://www.eeo.com.cn/2013/0606/244981.shtml)。 [68][68]Gao,C. 2006,The Making of Migrant Entrepreneurs in Contemporary China: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Garment Producers in Suburban Guangzhou. Hong Kong:The PhD Thesis of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69][69]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13,“Measuring Informality:A Statistical Manual on the Informal Sector and Informal Employment.” 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dgreports/-dcomm/-publ/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222979.pdf. [70][70]Liu,Y.Z. 2011,Women in Migration:An Examination of Married Women’s Migration Experiences in South China’s Garment Industry. Toronto:The PhD Thesis of York University. [71][71]Perry,E.J. 1993,Shanghai on Strik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ur.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2][72]Pun,N. & Lu,H.L. 2010,“Unfinished Proletarization:Self,Anger,and Class Action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 Present-day China”. Modern China 36(5). [73][73]Smith,C. 2006,“The Double Indeterminacy of Labour’s Power,Labour Effort and Labour Mobility.” Work,Employment & Society 20(2). [74][74]Wright,E.O. 2000,“Working-class Power,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and Class Compromi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4). [75][75]高进云、乔荣锋、张安录,2007,《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管理世界》第6期。 [76][76]李永友、徐楠,2011,《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基于浙江省富阳等地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管理世界》第1期。 [77][77]刘祥琪、陈钊、赵阳,2012,《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管理世界》第2期。 [78][78]汝信、付崇兰,2011,《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9][79]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0,《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0][80]史清华、晋洪涛、卓建伟,2011,《征地一定降低农民收入吗:上海7村调查——兼论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与改革》,《管理世界》第3期。 [81][81]王海港、李伟巍、罗凤金,2010,《什么样的农民容易上访?——对失地农民上访倾向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文汇》第2期。 [82][82]王伟、马超,2013,《不同征地补偿模式下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研究——来自准自然实验模糊评价的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第4期。 [83][83]王小映、贺明玉、高永,2006,《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的抽样调查分析》,《管理世界》第5期。 [84][84]杨华,2013,《城郊农民的预期征地拆迁:概况、表现与影响——以荆门市城郊农村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85][85]叶剑平、丰雷、蒋妍、罗伊·普罗斯特曼、朱可亮,2010,《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第1期。 [86][86]于建嵘,2009,《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第6期。 [87][87]赵德余,2009,《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社会学研究》第2期。 [88][88]郑风田,2011,《农民为什么盼征地?》,《中国经济周刊》第48期。 [89][89]朱启臻,2012,《一些农民希望国家征用土地》,《农村工作通讯》第3期。 [90][90]Aguiar,Mark & Manuel Amador 2011,“Growth in the Shadow of Expropri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6(2). [91][91]Berry,Albert 2001,“When do Agricultural Exports Help the Rural Poor?A Political-economy Approach.”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9(2). [92][92]Carpenter,Dick M. & John K. Ross 2009,“Testing O’Connor and Thomas:Does the Use of Eminent Domain Target Poor and Minority Communities?” Urban Studies 46(11). [93][93]Chang Yun Chien 2010,“An Empirical Study of Compensation Paid in Eminent Domain Settlements:New York City,1990-2002.”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9(1). [94][94]Collins,Willaim J. & Katharine L. Shester 2011,“Slum Clearance and Urban Renewal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 5(1). [95][95]Dinkelman,Taryn 2011,“The Effects of Rural Electrification on Employment:New 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1(7). [96][96]Donaldson,Dave 2010,“Railroads of the Raj: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NBER Working Paper,No. 16487. [97][97]Guo,Shenyang & W. Fraser Mark 2009,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Statistic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A:SAGE Publication. [98][98]Joseph,A. Ariyo & Michael Mortimore 2011,“Land Deals and Commercial Agriculture in Nigeria:The New Nigerian Farms in Shonga District,Kwara State.” Conference of Global Land Grabbing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Brighton:University of Sussex. [99][99]Kombe,Wilbard 2010,“Land Conflicts in Dares Salaam:Who gains?Who loses?” Crisis States Working Papers Series,No. 2010-2. [100][100]Kumari,Pinki 2014,“Land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Who Gets the Actual Benefit?” 12/12(https://ssrn.com/abstract=2779353). [101][101]Luerssen,Susan 1994,“Landless,Health,and the Failures of Reform in the Peruvian Highlands.” Human Organization 53(4). [102][102]Moyo,Sam 2005,“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 Redistribution in Zimbabwe:Access,Equity and Conflict.” African and Asian Studies 4(1-2). [103][103]Narain,Vishal 2009,“Growing City,Shrinking Hinterland:Land Acquisition,Transition and Conflict in Peri-Urban Gurgaon,India.”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21(2). [104][104]Rubin,D. B. 1974,“Estimating causal effects of treatments in randomized and nonrandomized stud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6(5). [105][105]Sharron,Macro-Thyse 2006,“Land Rights in South Africa:A Mechanism against Poverty.” Development 49(3). [106][106]Siphat,Touch & Neef Andreas 2015,“Resistance to Land Grabbing and Displacement in Rural Cambodia.” BRICS Initiatives for Critical Agrarian Studies (BICAS). [107][107]Treeger,Christina 2004,“Legal Analysis of Farmland Expropriation in Namibia.” Analyses and Views,Windhoek:Konrad-Adenauer-Stiffung. [108][108]村上泰亮,1987,《新中間大衆の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 [109][109]渡边雅男,1998,《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陆泽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10][110]凡勃伦,1997,《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11][111]齐美尔,盖奥尔格,2004,《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12][112]高坂健次,2000,《現代日本における「中」意識の意味-中間層論争と政治のタイプー》,《関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紀要》第86期。 [113][113]高勇,2013,《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社会》第4期。 [114][114]怀默霆,2009,《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第1期。 [115][115]韩钰、仇立平,2015,《中国城市居民阶层地位认同偏移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116][116]米尔斯,赖特,1987,《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17][117]李春玲,2003,《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构成及比例》,《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118][118]李春玲,2011a,《中产阶层的现状、隐忧及社会责任》,《人民论坛》第2期。 [119][119]李春玲,2011b,《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第2期。 [120][120]李林、田禾,2014,《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1][121]李路路,2003,《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2][122]李培林,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社会》第1期。 [123][123]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4][124]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第2期。 [125][125]李强,2001,《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126][126]李强,2005,《“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第2期。 [127][127]李升,2012,《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的社会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128][128]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9][129]陆益龙,2011,《态度、认同与社会分层的主观建构——基于2008CGSS的描述性分析》,《湖南社会科学》第5期。 [130][130]马磊、刘欣,2010,《中国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131][13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6,《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2][132]亨廷顿,塞缪尔,1989,《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3][133]托克维尔,1996,《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34][134]王春光、李炜,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存在》,《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135][135]翁定军,2010,《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社会学研究》第1期。 [136][136]亚里士多德,1996,《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37][137]岩田幸甚,1971,《現代の中流階級-意識と生活のギャップを探る》,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 [138][138]原纯辅,1990,《現代日本の階層構造2:階層意識の動態》,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139][139]斯梅尔,约翰,2006,《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陈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40][140]张翼,2005,《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141][141]张翼,2008,《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142][142]赵延东,2005,《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143][143]周晓虹,2005,《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4][144]Giddens.A. 1973,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New York:Harper & Row. [145][145]Goldthorpe,J.H.,Catriona Liewellyn & Clive Payne,1980,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Clarendon Press. [146][146]Gouldner,Alvin W. 1979,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Class,New York:Seabury. [147][147]Lipset,Seymour Martin 1960,Political Man: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Garden City,New York:Doubleday. [148][148]Lipset,Seymour M.,Reinhard Bendix and Hans L.Zetterberg 1959,“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y.” in Seymour.M.Lipset & Reinhard Bendix(eds.),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49][149]Parkin,F. 1979,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50][150]Thompson,E.P. 1963,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New York:Vintage Books. [151][151]Van Prooijen,J.W.,Van den Bos,K. & Wilke H.A.M. 2006,“How do People React to Negative Procedures?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uthority’s Biased Attitu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5). [152][152]Wright,E.O. 1997,Class Counts:Comparative Studies in Class Analysi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153][153]常建华,2005,《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54][154]陈翰笙,1937,“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中国土地问题和商业高利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上海:黎明书局。 [155][155]程维荣,2006,《中国继承制度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56][156]冯尔康,2005,《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57][157]井上徹,2008,《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58][158]李卿,2005,《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59][159]李文治、江太新,2000,《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0][160]林耀华,2000,《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161][161]毛泽东,1982,“兴国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62][162]王昉,2005,《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制度思想演进的历史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63][163]徐扬杰,1995,《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 [164][164]阎爱民,2005,《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65][165]杨国桢,2009,《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6][166]张研,1991,《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7][167]章有义,1988,《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2期。 [168][168]赵冈,2006,《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北京:新星出版社。 [169][169]赵冈、陈钟毅,2006,《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 [170][170]郑振满,2009,《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71][171]Azzalini,Adelchi.1985,“A Class of Distributions which includes the Normal On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Statistics.12:171-178. [172][172]Blinder,Alan S. 1973,“A Model of Inherited Weal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4(4):608-626. [173][173]Pryor,Frederic L. 1973,“Sim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on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Weal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3(1):50-72. [174][174]Stiglitz,Joseph E. 1969,“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Wealth among Individuals.” Econometrica,37(3):382-397. [175][175]北洁地区福利委员会,1960,《关于办好公共食堂十条标准(草稿)》,6月15日。 [176][176]北洁地区定水县,1958,《关于卫星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整顿后做到吃饱、吃好、吃省的经验》,12月13日。 [177][177]北洁地区统计局,1959,《1958年农业生产统计年报表》,3月。 [178][178]北洁地区行署,1959,《关于改进农村人民公社粮食管理体制的意见(草案)》,2月6日。 [179][179]北洁地区行署,1958,《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关于改进粮食管理体制和征购任务分配的意见(草案)”的补充意见及农业税调整常产的意见》,7月7日。 [180][180]北洁地区专署计划委员会,1962,《一九五七至一九六O年农业有关参考数字》,6月7日。 [181][181]北洁地委,1960,《周林同志在10月11日省委会议上的讲话》,10月11日。 [182][182]北洁地委,1960,《关于当前粮食工作的几条规定》,6月11日。 [183][183]北洁地委,1960,《北洁地区农村人民公社粮食管理实施细则(草案)》,4月4日。 [184][184]北洁地委,1960,《北洁地委整顿农村食堂和生活安排情况的简报(三)》,3月3日。 [185][185]北洁地委,1960,《北洁地委整顿农村食堂和生活安排情况的简报(二)》,2月27日。 [186][186]北洁地委,1960,《关于目前农村公共食堂情况的报告》,2月24日。 [187][187]北洁地委,1960,《索拉河公社做好粮食工作的做法》,2月18日。 [188][188]北洁地委,1959,《孟子明同志在北洁县委座谈会上关于当前粮食问题的讲话纪要》,12月12日。 [189][189]北洁地委,1959,《关于反瞒产私分情况的报告》,9月2日。 [190][190]北洁地委,1959,《关于整顿农村食堂的情况和经验》,7月29日。 [191][191]北洁地委,1959,《关于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章程(草案)的意见》7月24日。 [192][192]北洁地委,1959,《关于整顿粮食工作情况的报告》2月17日。 [193][193]北洁地委,1958,《关于批转组织、人事办公室关于上调劳动力的安排意见》9月4日。 [194][194]北洁地委,1958,《地委关于当前粮食供应情况的检查和请省调入粮食安排运力的报告》7月19日。 [195][195]北洁地委办公室,1961,《关于红旗公社真武大队真武食堂举办农忙食堂试点情况的报告》,5月28日。 [196][196]北洁地委办公室,1961,《今年六月的农村工作》,5月27日。 [197][197]北洁地委办公室,1961,《整风整社材料:下大湾食堂补充材料》,5月26日。 [198][198]北洁地委办公室,1961,《关于在红旗公社解决上大湾食堂问题的情况报告》,5月26日。 [199][199]北洁地委红旗工作组,1959,《红旗管理区生活安排报告》,12月30日。 [200][200]北洁地委红旗工作组,1961,《关于跃进生产大队塔心生产队坚持办常年食堂的调查》,5月26日。 [201][201]北洁地委检查团凤达长治工作组,1959,《关于凤达县长治公社长石管理区风景小队调整口粮标准实行按人定量凭票吃饭情况的报告》,6月25日。 [202][202]北洁地委批转地区行署公安局党组小组,1959,《关于当前社会动态向地委的报告》,7月20日。 [203][203]北洁地委批转地委组织、人事办公室,1958,《关于下达中央省专级事企业1958年劳动计划向地委的报告》,7月12日。 [204][204]北洁地委批转地委宁南检查组,1959,《两个食堂两个做法两个效果的材料》,1月27日。 [205][205]北洁县委批转长明公社党委,1960,《关于长明管理区贯彻县委扩大会议精神交出粮食58741斤的报告》,2月26日。 [206][206]北洁地委批转专区政法工作组,1959,《关于镇东县当前社会情况中几个问题的报告》,7月30日。 [207][207]北洁地委批转LWZ同志,1960,《关于北洁县长春公社当前生活安排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向地委的报告》,2月9日。 [208][208]北洁地委政策办公室,1961,《北洁地区整风整社经验交流(一):定水县城关公社调整社员自留地的具体作法》,3月20日。 [209][209]北洁军分区工作组,1959,《北洁军分区参加夏收分配工作组工作报告》,7月25日。 [210][210]北洁县红旗公社党委会,1961,《红旗公社贯彻六十条中讨论食堂问题的专题报告》,5月25日。 [211][211]北洁县委,1961,《中共北洁县委关于1961年粮食分配安排情况》,6月20日。 [212][212]北洁县委,1961,《关于农村公共食堂问题的调查材料之“中心生产队一、十一两个生产队的食堂问题情况”》,5月23日。 [213][213]北洁县委,1959,《关于当前秋收中发现新的瞒产私分情况和处理意见》,9月10日。 [214][214]北洁县委,1959,《索拉河区先进人公社的粮食整顿情况》,2月12日。 [215][215]北洁县委,1958,《北洁县集体食堂会议情况综合报告》11月19日。 [216][216]北洁县委批转SW同志在宁北公社,1960,《关于宁北管理区青山生产队检查粮食情况的报告》,6月8日。 [217][217]北洁县委批转县委办公室,1960,《关于吉安公社党委深入检查粮食情况的联系汇报》,6月9日。 [218][218]北洁县委批转县委生活办公室,1961,《关于红旗公社红旗生产大队顾荣友食堂集体采集代食品加工食用的报告》,4月21日。 [219][219]北洁县委批转县粮食局党支部,1960,《关于充实城关库存解决缺粮地区供应的紧急报告》,5月10日。 [220][220]北洁县八一公社党委,1961,《关于贯彻执行中央最近关于停办食堂、不搞三七开、实行按劳分配等问题召开生产队支部书记、公社干部紧急会议的报告》,6月7日。 [221][221]北洁县永红公社党委,1959,《关于杨箐管理区永红生产队三、四小队实行饭票制的初步总结》,6月3日。 [222][222]曹树基,2005,《大饥荒》,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223][223]陈东林,2004,《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第1期。 [224][224]陈海儒,2007,《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微》,《经济与社会发展》第2期。 [225][225]范子英,2010,《关于大饥荒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经济学(季刊)》第3期。 [226][226]范子英、孟令杰,2006,《对阿玛蒂亚·森的饥荒理论的理解及验证:来自中国的数据》,《经济研究》第8期。 [227][227]范子英、孟令杰,2007,《经济作物、食物获取权与饥荒》,《经济学(季刊)》第2期。 [228][228]范子英、孟令杰、石慧,2008,《为何1959-1961大饥荒终结于1962年?》,《经济学(季刊)》第1期。 [229][229]凤达县委,1958,《对江红旗公社食堂的整顿意见》,11月19日。 [230][230]贵州省北洁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北洁地区志粮食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31][231]贵州省北洁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4,《北洁地区志大事记》,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32][232]贵州省民政厅,1959,《关于检查北洁专区北洁、定水县民政工作报告》,6月15日。 [233][233]贵州省委,1960,《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大力巩固农村公共食堂的指示》,2月28日。 [234][234]贵州省委,1959,《关于积极办好公共食堂的通知》,7月4日。 [235][235]贵州省委办公厅,1960,《关于农村公共食堂十五条管理办法(草稿)》,7月21日。 [236][236]贵州省委办公厅,1959,《关于办好当前人民公社集体福利事业的规定》,1月7日。 [237][237]贵州省委办公厅,1960,《省委召开各地州市县委电话会议上周林的讲话(记录稿)》,9月27日。 [238][238]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1981,《农业集体化主要文件汇编》(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39][239]李隆虎,2011,《食与权:“大跃进”时期粮食流转体制的研究——以贵州省北洁地区为例》,《社会》第5期。 [240][240]李若建,2004,《权力与人性:大跃进时期公共食堂研究》,《开放时代》第1期。 [241][241]刘愿,2010,《“大跃进”运动与中国1958—1961年饥荒——集权体制下的国家、集体与农民》,《经济学》第2期。 [242][242]罗平汉,2001,《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43][243]罗平汉,2006,《共和国历史上一场特殊的代食品运动》,《炎黄春秋》第6期。 [244][244]罗平汉,2014,《1958年农村公共食堂是如何兴起的?》,《党史文苑》第4期。 [245][245]《人民日报》,1958年8月7日。 [246][246]《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5日。 [247][247]斯科特,詹姆斯·C.,《国家的视角——那些视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48][248]文贯中、刘愿,2010a,《从退堂权的失而复得看“大跃进”饥荒的成因和教训》,《经济学(季刊)》第3期。 [249][249]文贯中、刘愿,2010b,《再论公共食堂退出权在“大跃进”饥荒中的作用》,《经济学(季刊)》第3期。 [250][250]西卫县委,1961,《关于农村食堂停办情况》,6月19日。 [251][251]杨涛,2010,《探讨大饥荒的成因:集权、计划失误与政治行为的影响》,《经济学(季刊)》第3期。 [252][252]易奇勋,2008,《毛泽东批准解散农村公共食堂始末》,《文史博览》第6期。 [253][253]永乐县委,1960,《关于阳长公社肿病的情况向地委的报告》,5月10日。 [254][254]永乐县委批转乐治区委,1958,《关于蚕箐乡建立合作小队食堂的经验》8月19日。 [255][255]喻崇武、张磊,2015,《“大跃进”饥荒中粮食的供给、分配与消费》,《北京社会科学》第9期。 [256][256]赵发生,1988,《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57][257]镇东县委,1959,《关于对图远公社后山管理区幸福生产队粮食情况调查报告》,12月28日。 [258][258]周飞舟,2003,《“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国省级政府对灾荒的反应和救助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259][259]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260][260]中共中央,1961,《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指示》,6月15日。 [261][261]中共中央,1958,《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8月29日。 [262][262]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月27日。 [263][263]Aird,J.S. 1982,“Population Studies and Population Policy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8(2):267-297. [264][264]Basil,Ashton,Kenneth Hill,Alan Piazza & Robin Zeitz 1984,“Famine in China 1958-1961.”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0(4). [265][265]Bernstein,T. 1984,“Stalinism,Famine,and Chinese Peasants:Grain Procurement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ory and Society 13(3). [266][266]Chang,G. & J.Wen 1997,“Communal D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8-1961.”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6(1). [267][267]Chang,G. & J.Wen 1998,“Food Availability Versus Consumption Efficiency:Causes of the Chinese Famine.” China Economic Review 9(2). [268][268]Coale,Ansley J. 1981 “Population Trends,Population Polic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7(1). [269][269]Johnson,D.G. 1998,“China’s Great Famine:Introductory Remarks.” China Economic Review 9(2). [270][270]Kung,K.S. & J.Y.Lin 2003,“The Causes of China’s Great Leap Famine,1959-1961.” 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 52(1). [271][271]Kung,K.S. & S.Chen 2011,“The Tragedy of the Nomenklatura Career Incentives and Political Radicalism During China’s Great Leap Famin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5(1). [272][272]Lin,J.Y. 1990,“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1961.”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6). [273][273]Lin,J.Y. & Denis Yang 2000,“Food Availability,Entitlements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9-61.”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10(460). [274][274]Sen,Amartya 1981,Poverty and Famine 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5][275]Yang,D.L. & Fubing Su 1998,“The Politics of Famine and Reform in Rural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9(2). [276][276]陈柏峰,2011,《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77][277]陈明明,2015,《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78][278]杜赞奇,1994,《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79][279]费孝通,2012,《乡土重建》,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 [280][280]黄宗智,2008,《集权的简约治理——以中国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第2期。 [281][281]李友梅等,2008,《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82][282]李友梅等,2014,《城市社会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83][283]李友梅等,2011,《从弥散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1921-201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84][284]吕德文,2012,《媒介动员、钉子户与抗争政治——宜黄事件再分析》,《社会》第3期。 [285][285]欧阳静,2011,《策略主义:桔村运作的逻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86][286]秦晖,2003,《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287][287]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288][288]靳文辉,2012,《弹性政府:风险社会治理中的政府模式》,《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289][289]孙立平,1997,《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范式及其转变》,《战略与管理》第5期。 [290][290]唐皇凤,2007,《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第3期。 [291][291]熊万胜,2009,《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社会学研究》第5期。 [292][292]王均、史云贵、吴庆悦,2011,《合作治理视域中的我国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理性路径论析》,《天府新论》第4期。 [293][293]王阳,2006,《从“精细化管理”到“精准化治理”——以上海市社会治理改革方案为例》,《新视野》第1期。 [294][294]王阳、叶敏,2015,《“土客替代”与都市郊区农村社区治理——基于SH市郊区农村治理现状的考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95][295]贝克·乌尔里希,2002,《风险社会再思考》,郗卫东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2期。 [296][296]贝克·乌尔里希,2003,《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97][297]张晓军、刘太刚、吴峥嵘,2016,《政府信任的距离悖论:中美两国为何反向而行?——基于“承诺—兑现”的信任生成机制的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298][298]张云昊,2011,《社会风险的整合治理机制与模型建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99][299]项显生,2015,《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边界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300][300]叶敏,2016,《间接型驱赶: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与非正规经济治理》,上海:第十一届组织社会学工作坊。 [301][301]周黎安,2014,《行政发包制》,《社会》第6期。 [302][302]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303][303]埃利亚斯,诺贝特,2003,《个体的社会》,翟三江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304][304]鲍曼,齐格蒙特,2002,《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05][305]贝克,乌尔里希,2004,《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306][306]贝克,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格恩斯海姆,2011,《个体化》,李荣山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07][307]陈俊辰,2013,《社会转型中的私人生活与个体化——解读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世纪桥》第3期。 [308][308]杜蒙,路易,2007,《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王志明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309][309]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北京:中华书局。 [310][310]吉登斯,2016,《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11][311]焦玉良,2013,《个体化:现代性的一个面向——与阎云翔商榷》,《社会科学论坛》第9期。 [312][312]金一虹,2010,《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313][313]蒋晓平,2012,《逆向代际关系:城市从业青年隐性啃老行为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2期。 [314][314]廉思,2014,《中国青年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15][315]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316][316]韦伯,2010,《经济与社会》,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17][317]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18][318]杨渝东,2015,《乡村宗族再造视域中的个体化理论》,《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 [319][319]赵爽,2010,《中国农村个体化趋势的特征》,《兰州学刊》第2期。 [320][320]Dawson,Matt 2012,“Reviewing the Critique of Individualization:The Disembedded and Embedded Theses.” Acta Sociologica,55(4). [321][321]Veenhoven,Ruut 1999,“Quality-of-Life in Individualistic Society:A Comparison of 43 Nations in the Early 1990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48(2). [322][322]方鹏骞主编,2015,《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323][323]顾昕,2005,《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324][324]顾昕,2012,《建立新机制:去行政化与县医院的改革》,《学海》第1期。 [325][325]贵州省W县人民政府,2013,《W县201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实施方案》(〔2013〕319号)。 [326][326]贵州省政府,201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38号)。 [327][327]国家发改委,2009,《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489号)。 [328][328]国家卫计委,20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014〕139号)。 [329][329]国务院,200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 [330][330]国务院办公厅,2010a,《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56号)。 [331][331]国务院办公厅,2010b,《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 [332][332]胡善联,2012,《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进展与挑战》,《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7期。 [333][333]洪涛、杨廉平、唐玉清、张新平,2013,《基于因子分析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中国卫生经济》第1期。 [334][334]李克强,2011,《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求是》第22期。 [335][335]卫生部,2009,《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管理办法(暂行)》(卫药政发〔2009〕79号)。 [336][336]武宁,2012,《论基本药物采购中的“双信封”招标制度》,《中国卫生经济》第1期。 [337][337]张奎力,2014,《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研究:以河南省鲁山县为例》,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338][338]周黎安,2008,《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 [339][339]周黎安、刘冲、厉行、翁翕,2015,《“层层加码”与官员激励》,《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340][340]Sappington,D.,1991,“Incentives in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05. [341][341]Sen,A.,1999,Development as Freedom,New York:Alfred A.Knopf. [342][342]安富海,2014,《“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对贵州威宁县和河北涞源县的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 [343][343]金莲、李小军,2007,《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评估》,《中国农村经济(专刊)》第S1期。 [344][344]李涛,2015,《撤点并校如何在执行中走样——一个西部农业县教育布局调整的30年》,《中国青年报》9月14日第10版。 [345][345]梁彬,2013,《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分析——以山西省浮山县南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346][346]刘善槐,2011,《我国农村地区学校撤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5期。 [347][347]石门乡党政办,2016,《石门乡乡情、村情简介》,内部资料。 [348][348]沈红,2007,《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49][349]徐蕾,2014,《清退代课教师:政策演进与执行反思》,《郑州师范教育》第3期。 [350][350]威宁县教育局,2014,《威宁县教育系统年度综合报表》,内部资料。 [351][351]威宁县统计局,2010—2015,《威宁县统计年鉴》,内部资料。 [352][352]中国新闻网,2010,《教育部清退代课教师良心何在?》1月6日(http://learning.sohu.com/20100106/n269411375.shtml)。 [353][353]杨廷树,2010,《贵州省W县“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4][354]万明钢、刘海健,2012,《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从政策法规体系建构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教育研究》第8期。 [355][355]魏曼华、王长中,2012,《贵州省威宁县“特岗计划”实施的经验、成效与问题》,《世界教育信息》第4期。 [356][356]张永霞、金妮,2014,《改变乌蒙的青春力量——威宁特岗教师的故事》,《西部开发报》12月3日。 [357][357]周洪新,201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N县的调查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58][358]埃里克森,199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59][359]陈立思,2011,《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60][360]刁世存,2015,《当代社会思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361][361]邓建平,201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隐性教育生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第2期。 [362][362]恩格斯,200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363][363]郭聪惠,2008,《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364][364]金国华,1999,《青年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365][365]刘云山,2013,《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谱写壮丽的青春篇章——在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人民日报》6月18日02版。 [366][366]马克思,19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367][367]马克思,200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368][368]任丽梅,2012,《金融“巧实力”对互联网产业及文化主导权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研究》第7期。 [369][369]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7,《2016年国内外重要思潮盘点》,《人民论坛》第1期上。 [370][370]佘双好,2012,《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371][371]唐辉,2015,《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人民论坛》6月。 [372][372]万希,2005,《从自组织理论视觉看智力资本的开发》,《新资本》第31期。 [373][373]习近平,2015,《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人民日报》7月25日01版。 [374][374]习近平,2016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375][375]习近平,2016b,《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12月9日01版。 [376][376]张秋山,2007,《大学生社会角色的时代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 [377][377]章志光,2008,《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78][378]郑珠仙等,2014,《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379][379]周晓虹,1997,《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80][380]金燕,2005,《〈增长的极限〉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家》第2期。 [381][381]兰德斯,乔根,2016,《极限之上:〈增长的极限〉40年后的再思考》,王小钢译,《探索与争鸣》第10期。 [382][382]隆鲍格,伯约恩、奥里维耶·鲁宾、靖节,2003,《增长极限论》,《理论参考》第5期。 [383][383]梅多斯,多尼拉·H.、丹尼斯·L.·梅多斯、乔根·兰德斯、威廉姆·W.·白伦恩Ⅲ,1984,《增长的极限》,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84][384]佩西,奥雷里奥,1984,《未来的一百页——罗马俱乐部总裁的报告》,汪国君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385][385]Aligica,Paul Dragos 2009,“Julian Simon and the ‘Limits to Growth’ Neo-Malthusianism.” 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3). [386][386]Bardi,Ugo 2011,“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ited.” in Charles A.S.Hall(ed.),Springer Briefs in Energy:Energy Analysis. New York:Springer. [387][387]Cole,H.S.D.,Christopher Freeman,Marie Jahoda & K.L.R.Pavitt (eds.) 1973,Models of Doom. New York:Universe Books. [388][388]Forrester,Jay W. 1972,World Dynamics. Cambridge,Mass.:Wright-Allen Press. [389][389]Hall,Charles A. S. & John W. Day 2009,“Revisiting the Limits to Growth After Peak Oil.” American Scientist 97(3). [390][390]Hayes,Brian 2012,“Computation and the Human Predicament:The Limits to Growth and the Limits to Computer Modeling.” American Scientist 100(3). [391][391]Heinberg,Richard 2011,The End of Growth:Adapting to Our New Economic Reality.Gabriola Island. B.C.:New Society Publishers. [392][392]Jackon,Tim &Robin Webster 2016,Limits Revisited:A Review of the Limits to Growth Debate(Report). London,UK: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on Limits to Growth. [393][393]Kahn,Herman & Julian L.Simon (eds.) 1984,The Resourceful Earth:A Response to Global 2000. London:Blackwell. [394][394]King,Alexander & Bertrand Schneider 1991,The First Global Revolution:A Report by the Council of The Club of Rome. New York:Pantheon Books. [395][395]Meadows,Donella H.,Dennis L.Meadows,Jørgen Randers & William W.Behrens Ⅲ 1972,The Limits to Growth: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 New York:Universe Books. [396][396]Meadows,Donella H.,Jorgen Randers & Dennis L.Meadows 2004,Limits to Growth:The 30-Year Update,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3 edition). White River Junction,VT: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397][397]Meadows,Donella,Dennis Meadows & Jørgen Randers 1992,Beyond the Limits. White River Junction,VT: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Company. [398][398]Meyer,N.I. & J.S.Nørgård 2010,Policy Mean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cenarios. Denmark: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Environment and Health-Optimisation of Future Energy Systems. [399][399]Nørgaard,Jørgen Stig,John Peet & Kristín Vala Ragnarsdóttir 2010,“The History of The Limits to Growth.” The Solutions Journal 1. [400][400]Pestel,Eduard 1989,Beyond the Limits to Growth. New York:Universe Books. [401][401]Simons,J. 1980,“Resource,Population,Environment:An Oversupply of False Bad News.” Science 208(6). [402][402]Simon,J. 1996,The Ultimate Resource 2.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03][403]Turner,Graham M. 2008,“A Comparison of The Limits to Growth with 30 Years of Realit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8(3).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手机可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