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白马书生——韩愈的另一面:执笔就雄文,上马可平叛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10-17 09:20   浏览量 420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潮州知州王涤邀请苏东坡撰写一篇碑文,东坡欣然应允,不久完成。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八个朝代,在这期间,文人写文章越来越注重外部技巧,同时忽略了内在实际的内容,浮华不实。而文学样式的衰落,反映着内在道统的衰落。这段时期内,有人过于沉溺佛老学说,陷入迷信,甚至抛妻弃子不事生产。到了中唐,终于有一个人起衰济溺,他推行了古文运动,恢复了传统师道,有志文人纷纷相从,新的创作蔚然成风。他希望借文学恢复道统,其文章于盛唐一代高峰独树,他自己更是毕生都在为王朝统一、儒道复兴而战斗。


这个人就是




796年,韩愈得到了节度使董晋的赏识,进入董晋幕府,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接下来又出任观察推官,但他依然只是小官小吏,朝九晚五,忙于一些琐碎的工作。韩愈深感名马拳局不得施展,郁郁寡欢,他决定再次入京参加考试。科举这件事同打仗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或身居高位,或沉居下僚,各种偶然因素很多。


这是韩愈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了,但他没有气竭力衰,他不愧对自己的名字,愈挫愈勇,终于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官职,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韩愈本就颇有名望,这时在京城担任学官,各地的学生喜出望外,纷纷写信、拜访,以他为师,学习古文的创作,韩愈也写了著名的《师说》,意欲改善当时的师生关系。他所提倡的“师道”无疑是一股清流,激荡在怪石嶙峋的浅滩间,依然迸发出生机和力量。他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说得很有道理,让那些叫嚣着耻笑他的人无言以对。


不久,韩愈升任监察御史。这个官职不算高,但执掌刑狱、朝仪方面,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副部长,有监察权,可上书弹劾。韩愈已经不再如青年时那样莽撞,但依然直言敢谏,令一些贪官闻之丧胆。



当时正值关中大旱,韩愈受朝廷委派去察访灾情。田地干涸,庄稼伏倒,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而京兆尹李实却谎报这里没什么灾情,在他的奏折中,长安一带依然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于是韩愈就写了一篇奏折《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向皇帝说明情况。他的文辞尚算委婉,也做好了会因此遭受打击报复的心理准备。然而处罚之重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不出十日,韩愈就被贬出京城,到岭南的阳山县当一个县令。


韩愈回京之后,各地的形势越发紧张,时有藩镇叛乱。朝中分为主和派与主战派,日日争论不休。韩愈和他的朋友裴度都坚定地主张武力平叛,叛军也不甘示弱,竟然在天子脚下刺杀了武元衡,刺伤了裴度,还扬言会杀害主战派的官员。整个京师人心惶惶,大臣们天不亮都不敢出家门。


是可忍,孰不可忍!宪宗震怒,朝官奋起。816年,裴度为相,韩愈出任中书舍人。中书舍人的官职比他哥哥的起居舍人要高,负责一些政令的起草工作。地位高,权势重,并且跟皇帝接触得更加密切。韩愈与裴度互相呼应,守望相助,更加坚定了宪宗平乱的决心。


817年,裴度出任淮西宣慰处置使,亲自到淮西督战,韩愈自然要加入。大军东行,韩愈骑着马追随在裴度身后。前路固然凶险,但一来报效国家不计生死,二来好男儿都想建功立业,如此难得的机会又怎能不牢牢把握!韩愈从来都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迂腐书生,胆量见识更是过人百倍。这一去,他协助裴度料理军务,献上了务实有效的策略,三个月之后,大军凯旋。



韩愈还担任国子监祭酒,后又转任兵部侍郎,再转为吏部侍郎。他发挥自己的军事智慧和论辩才能,顺利完成了宣慰镇州的任务,立了大功,仕途就愈加顺达。长庆四年(824年),韩愈因病告假,后在家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他被追封为礼部尚书,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最高峰了。


韩愈的文学思想高峰更高,才能被列为“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位。


韩愈推崇先秦两汉的散文,反对专讲声韵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提出的最有名的创见是“穷而后工,不平则鸣”。一个人如果才华抱负不能施展,命运坎坷,漂泊困顿,就会见识到更多的自然景观与风俗百态,品味世态炎凉,写诗作文时必然言之有物。而心情郁结,对眼前所见,体察得就会更加深入细致,所产生的思想越发深刻,所迸发的情感格外充沛。痛苦不平,让过往至今的种种悲欢离合、人情冷暖清晰地浮现,甚至能透过它们触摸到生命的本质,这些感受自然而然流泻笔端,文字的力量才能更强大,激起读者的共鸣与感叹。韩愈自己和几位好友的身世经历、创作经验,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不平则鸣”的痛苦与成就,这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的答案是:“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他认为,能写出千古传诵的文章,经历困苦也是值得的。


针对当时的文坛情况,韩愈还提出了“务去陈言”。虽然要传承圣人的精神,但是不能仿照前人的语言,在观点上不应该人云亦云,而需要有自己的新见解,用词造句也应该创新,更不可甘于骈文的程式。韩愈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很多成语也出自韩愈的文章和诗歌,像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佶屈聱牙、俯首帖耳、摇尾乞怜、虚张声势……韩愈的文章也有缺点,他喜欢自己造词,文中所用的字和典故,常常力求生僻,虽然在实践中偶尔因为创新偏向极端,但并不代表他的文学思想也是这样。强调“务去陈言”的同时,韩愈还明确提出文字要明白通顺,他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说:“文从字顺各识职。”无论是选择文体,还是下笔用语,都要与内容相称。锤炼字句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观点,修辞是为了明道。



韩愈的理论好,文章写得更优秀。贞元末年散文仍不为大部分文人看重,不能欣赏。但韩愈在一群有识之士的追随之下,依然展开了古文运动,扭转一时风气,开一代之先河。他写了大量的杂文,将讽刺的手法有意识地运用到散文中。此外,他还创造了送序。


韩愈的文章,笔意雄肆,追求文章的气势;不落俗套,擅长新奇的比喻;强调说理,重视文章的逻辑。


韩愈的诗歌也值得一提,韩愈是当时的诗坛盟主,擅长以文入诗,把古文的一些语言、章法、技法引入诗歌当中,使诗歌的形式变化更加丰富。他在诗中也同样喜欢新奇的字眼,新颖的构思。他的诗题材广泛,大部分都气势雄浑,这类代表作有《利剑》《咏雪赠张籍》《南山诗》等。


韩愈作为唐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又何尝不是生活在花事将谢的时代!但他却始终竭尽全力,只为恢复唐王朝的兴盛。韩愈的文学思想,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并深刻影响了后人,直至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所谓执笔就雄文,上马可平叛,便是如此了。


(节选自《浮生次第:寻迹“唐宋八大家”》,由兴波等 著)



推荐阅读




浮生次第:寻迹“唐宋八大家”

由兴波 等 著

2022年5月出版/68.80元

ISBN 978-7-5228-0006-6



内容简介


他们星光熠熠、闪耀天际
他们是思想变革、政治改革的重要人物
他们是文学、艺术史上不可替代的大家
他们人生坎坷,但坚韧不拔、积极乐观
他们文字粹美、思想深邃
他们用心写下的文字,跨越千年的历史,温暖心灵,照亮思想


“唐宋八大家”在当代国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不单在文学上垂范后世,在政治活动、个人生活、思想境界、艺术创作等方面,亦足以彪炳史册,光耀千古。本书“内篇”从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入手,全面呈现了“唐宋八大家”的生活、思想、创作面貌,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家的全貌。“唐宋八大家”的很多文章读者都耳熟能详,都是古文的经典名篇,也是散文写作的范本。本书“外篇”是精选的“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进行细致赏析,使读者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八大家”的作品,体会到文字之粹美,体悟到思想之深邃。



作者简介


由兴波,文学博士、书法文献学博士后,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乌克兰基辅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团长等职。出版专著《诗法与书法: 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千年英雄苏东坡》等1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20 余项。



书籍目录



雄文力挽八代衰——韩愈
一 力挽狂澜的思想勇士
(一)王朝中落,文道改革
(二)身世离奇,生活艰难
(三)珠玉蒙尘,思想渐成
(四)开明师者,铁面监察
(五)建功立业,排佛被贬
(六)平鳄鱼患,思佛法理
(七)不平则鸣,陈言务去
(八)诗作新奇,文以载道
二 韩愈散文赏析
(一)君子立身,戒怠戒妒:《原毁》
(二)士穷见节义,子厚传千古:《柳子厚墓志铭》
(三)以笔喻人,人生百态:《毛颖传》
(四)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进学解》
(五)盘古隐居,丈夫有志:《送李愿归盘谷序》
(六)为官是小,为人是大:《蓝田县丞厅壁记》

孤舟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一 风骨卓然的孤舟客
(一)没落氏族,发奋攻读
(二)少年登第,攫为御史
(三)永贞革新,被贬出京
(四)荒僻永州,自嘲愚人
(五)种柳柳江,体衰早逝
(六)虔诚佛徒,亦是儒者
(七)诗文俱佳,淡有余味
二 柳宗元散文赏析
(一)西山景色异,忘我天地间:《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大智若愚,无用之用:《愚溪诗序》
(三)虫小贪心大,终究自取亡:《蝂传》
(四)小寓言,大道理:《三戒》(并序)
(五)为正者立传,为忠者传名:《段太尉逸事状》

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
一 人间清醒的“醉翁”
(一)贫故立志,敏而好学
(二)时文为径,初入仕途
(三)秉性刚强,直言敢谏
(四)数年新政,千古醉翁
(五)力扫积弊,主盟文坛
(六)淡泊晚年,号为“六一”
(七)词媚诗庄,蜚声文坛
二 欧阳修散文赏析
(一)醉翁无意,山水有情:《醉翁亭记》
(二)秋声渐起,人世沧桑:《秋声赋》
(三)君子小人之辨,兴亡治乱之鉴:《朋党论》
(四)祸患积忽微,智勇困所溺:《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哀子不幸,感己人生:《祭石曼卿文》
(六)人品才品俱佳,诗文复古同道:《苏氏文集序》

布衣文豪苏老泉——苏洵
一 平淡归真的文坛巨匠
(一)年少悠游,幸得贤妻
(二)功名难求,静心向学
(三)有子初成,寄予厚望
(四)携子赴京,一鸣惊人
(五)南行留集,卒于微末
二 苏洵散文赏析
(一)以六国论时事,以古史观现实:《六国》
(二)以忠为里,以术为表:《谏论上》
(三)赠友人序,表爱国情:《送石昌言使北引》
(四)知遇伯乐,张公荣光:《张益州画像记》

大江东去显英雄——苏轼
一 豪放婉约的千年英雄
(一)传奇人生,宦海沉浮
(二)夫妻情深,生死相依
(三)外儒内道,烟雨平生
(四)生活智者,文艺巨匠
二 苏轼散文赏析
(一)千古赤壁,通脱旷达:《赤壁赋》
(二)再游赤壁下,惊醒梦中人:《后赤壁赋》
(三)不为物累,超然物外:《超然台记》
(四)胸有成竹,心手相应:《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五)一篇游记,两个闲人:《记承天夜游》
(六)小小游记,大大哲理:《书上元夜游》

敦厚内敛贤子由——苏辙
一 政绩不凡的文学奇才
(一)闭门读书,少年老成
(二)科考延期,兄弟高中
(三)力反新法,受兄牵连
(四)忠勇诤臣,如履薄冰
(五)不问世事,归隐颍滨
(六)晚年诗歌,描绘浮世
二 苏辙散文赏析
(一)天下乐无穷,适意以为悦:《武昌九曲亭记》
(二)黄州快哉亭,坦然天地间:《黄州快哉亭记》
(三)谦逊后学,宽厚宏博:《上枢密韩太尉书》
(四)再论六国事,纵览天下势:《六国论》
(五)渊明诗篇隽,兄弟情义深:《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变法宰相文章手——王安石
一 锐意改革的“拗相公”
(一)年少聪慧,加冠及第
(二)外任地方,造福百姓
(三)担当重任,居丧讲学
(四)意气风发,熙宁变法
(五)用人不察,事与愿违
(六)尘埃落定,归隐问禅
(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八)诗风从容,晚归清丽
二 王安石散文赏析
(一)十载不使学,千年伤仲永:《伤仲永》
(二)非常之观在险远,有志方可识奇缘:《游褒禅山记》
(三)居安常思危,稳中亦求变:《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四)革新不为己,变法全为民:《答司马谏议书》
(五)鸡鸣狗盗,士所不至:《读孟尝君传》
(六)果敢刚正,雄文健笔:《祭欧阳文忠公文》

儒者至真文精粹——曾巩
一 醇厚内敛的儒学名士
(一)南丰曾氏,源流渊远
(二)少能为文,拜师结友
(三)专力古文,自安贫贱
(四)馆阁校勘,京居不易
(五)飘零各州,政绩卓然
(六)醇厚儒学,一代宗师
(七)古文名家,诗中儒者
二 曾巩散文赏析
(一)为学励勤苦,修身最关键:《墨池记》
(二)文章圣手,德行于世:《寄欧阳舍人书》
(三)治国之本,重礼重仁:《〈战国策〉目录序》
(四)诫勉后学,修身立人:《赠黎安二生序》




推荐阅读





侘寂之美:唐诗中的理想国


李静 著

2021年3月出版/49.80元

ISBN 978-7-5201-7759-7



本书选择了100首精美的唐诗,分成最为经典的十类题材,加以重新的诠释。其中既有对春花秋月等自然风物的细心描摹,又有登山临水时的深情咏叹,更有面对历史古迹时的深沉反思,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对这十类诗歌的解读中,我们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诗人们五彩斑斓的诗性生活,开阔自己的历史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悦精神,享受快乐;又可以涵养性情,调适心境;更能够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我们的人生修为。本书的语言浅而有味、浅而有思;全新的阐释,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因此,本书是集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唐诗选本。







策划:邹佳琪

编辑:张思莹

审校:陈凤玲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