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索·恩新书 | 揭秘文艺复兴背后的黑暗故事——丑陋的文艺复兴

作者:索恩thornbird

发布时间 2022-10-24 09:32   浏览量 1024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本书以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串连起佛罗伦萨、罗马这些大城市的世俗和宗教场所,金融和手工艺等各行各业,市民、商人、佣兵、奴隶和其他社会群体,使《大卫》《东方三博士伯利恒之旅》等艺术品背后的利益链条得以显形。

作者的聚焦点由艺术家本人工作和生活的狭小世界逐步转移到艺术赞助人所代表的权贵阶层,再扩大到航海发现时期意大利与新世界之间既开放又偏执的矛盾关系,充分反映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社会正在经受转变的阵痛,在挣脱“中世纪的黑暗”之后,跌入另一种失序。文明和罪恶共同滋养着艺术,并借艺术为权力发声。

但作者也呼吁读者不该忽视,恰恰是在丑恶、偏见与苦难之中,对真善美的追求更加难能可贵,而这也才是文艺复兴完整的面貌。



天地之间

“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似乎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美和光辉的时代,那时的男男女女都如天使般完美。尽管可以选择的例子不胜枚举,但似乎没有哪一个比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更能充分体现这种印象的价值。他是一个活得很滋润的人,吸取了生活中所有的精华。他对什么事都有兴趣并感到兴奋。他从小就掌握了拉丁语和希腊语,之后继续在帕多瓦学习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那时他还是个青春少年;二十多岁,他就成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教会法和卡巴拉神秘思想的专家。

此外,他还是一位极具独创性的作家和思想家。除了写下许多动人的诗句,他还梦想让哲学的各个分支形成一个统一的、鼓舞人心的整体,并渴望把世界上的各种宗教结合在一起。

书中彩插

从各种意义上说,皮科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典范。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抓住了意大利历史上一个时期——大致从1300年到1550年——的本质,这个时期被普遍定义为文化创造性的空前爆发期,并由艺术和智慧的光辉所主宰。作为一个真正的“全才”,他似乎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和兴奋之情看待这个世界,而且怀着极大的热情汲取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试图为人类创造一个充满无限希望和可能性的、更灿烂的崭新未来。他与那些争名夺利的艺术家交谈,也与那些似乎为艺术和文化而生的有钱有势的赞助人交往,并且渴望从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中寻求新知识。

皮科最伟大的作品——《论人的尊严》被视为整个文艺复兴的非官方宣言,这也许并不令人惊讶。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皮科的整个哲学事业,其核心是对人的潜力的不可抑制的信念。“我从阿拉伯人的记载中读到,”他说——

当被问及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值得惊奇的,萨拉森人阿卜杜拉回答道:“没有什么比人更奇妙的了。”与这种观点相一致的是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的说法:“阿斯克勒庇俄斯,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书中彩插

皮科相信,人确实是一个奇迹。在他看来,人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超越现世的局限,通过诗歌、文学、哲学和艺术,达到更高、更好、更非凡的境界。

站在文艺复兴的任何一个伟大的中心地带,你很难不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即皮科以不同寻常的精准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仅在佛罗伦萨,那些与时代有着深刻联系的艺术作品似乎就证明了人类灵魂的奇迹般的绽放。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布鲁内莱斯基的大教堂穹顶、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以及马萨乔的《三位一体》,所有这些作品似乎都表明,生活被美所触动,赞助人和艺术家渴望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随着时间的流逝,想象力的空间越来越广大,越来越令人兴奋。

的确,这样的作品如此强烈地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以至于有时人们几乎相信这样的男男女女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人类。他们如此远离世俗琐事,以至于往往显得相当令人生畏,几乎像上帝一样。“奇迹”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书中彩插

然而,如果说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对文艺复兴在大众想象中所产生的光辉作了一个简洁的总结,那么他的一生也同样暗示着,在这个最非凡的时期,还有别的东西在起作用。尽管皮科的思绪总是翩跹于云端,但他自己也是一个有着发自内心的冲动和对生活阴暗面敏感的人。他不仅因倡导宗教归并而涉嫌异端遭捕,而且由于无法抑制的私欲卷入了许多相当棘手的事件。

在他第一次拜访佛罗伦萨后不久,他就勾引洛伦佐·德·美第奇一个堂兄弟的妻子,在被发现试图与那个为爱所惑的女人私奔后,身受重伤,被关进了监狱。他身体刚康复,就一头扎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领域。皮科和安杰洛·波利齐亚诺开始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友谊,因为他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后来这段友谊发展成了一种暧昧的性关系。然而即使后来他们被毒死——也许是皮耶罗·德·美第奇的命令——他们之间的关系仍然被人纪念。两人被合葬在圣马可教堂,尽管教会严厉禁止同性恋。

乍一看,这似乎与皮科将人视为奇迹之源的形象有些不协调,并损害了他作为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声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论人的尊严》中,皮科提供了一种洞见,既解释了他非同一般的教养,又解释了他朴实真挚的欲望。

书中彩插

在他的理论中,皮科想象上帝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坦率对待他的创造物。起初,神的话语似乎强化了皮科对人类非凡能力的信念。虽然“所有其他生命的本性都受到神律的限制和约束”,但神告诉人:

你,不受任何限制,按照你自己的自由意志,我们将你置于自由意志的手中,你将为自己设定本性的界限。我们将你放在世界的中心,以便你从那里更容易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们使你非属天,非属地,非必死,非不朽,这样,你就有选择的自由和荣誉,仿佛你是自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样子。

但是,就在皮科的上帝似乎最充分地颂扬人类时,他把自由意志的礼物变成了一个巨大悖论的核心。上帝没有预先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规定不受约束的荣耀,而是告诉他,“你将有可能退化到低级的生命形式,那是兽性的,你将有可能,出于你灵魂的判断,重生到更高的形式,那是神圣的”。虽然人确实有能力登上天堂之美的高峰——皮科似乎这么认为,但也有能力探索堕落的丑陋深渊。事实上,人性的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天使和魔鬼在人的灵魂中共存,并以一种奇特的、令人着迷的共生关系被捆绑在一起。天堂星辰般美丽,人却有双泥足。

书中彩插

在这里,皮科不仅解释了自己性格中明显的矛盾,而且更全面地表达了文艺复兴的重要事实。不管人们多么容易将文艺复兴看作一个文化重生和艺术之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男女女都不可思议地变得文明和有教养,但文艺复兴的成就与黑暗、肮脏甚至是恶魔般的现实共存。腐败的银行家、贪婪的政客、好色的神父、宗教冲突、猖獗的疾病、穷奢极欲的生活随处可见,最可怕的暴行是在雕像和建筑物的注视下发生的,而今天的游客恰恰怀着惊讶和崇拜之情,欣赏着这些雕像和建筑物。

事实上,正如皮科本人所证明的那样,如果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没有陷入各种堕落和败坏的泥沼,那么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几乎是不可能建成的。两者彼此依存。文艺复兴既是一个文化天使的时代,也是一个世俗恶魔的时代。

然而,正因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美丽和优雅很容易让人着迷,所以那个时期丑陋的一面很容易被遗忘和忽视。也许因为其文化成就的浪漫氛围,艺术家令人兴奋的私生活、赞助人肮脏的算计、街道上充斥着的无法容忍的仇恨时常被掩盖起来,用完美无瑕的幻想来粉饰。从历史的准确性来看,这种倾向是无益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人为地把高雅文化和社会现实分开了。而在更人性化的层面上,这也是不幸的,因为它剥夺了兴奋、生动和真正的惊奇感。只有通过把握文艺复兴更丑陋、更粗鄙的一面,它的文化成就才真正变得更清晰。

书中彩插

本书是力求有所矫正的一个有意识的努力。看看这些画作背后隐藏的故事,这些故事已经主导了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观点。本书试图重新审视文艺复兴“故事”的三个最重要的特征,所有这些特征在皮科·德拉·米兰多拉的生活中都很明显,每个特征均反映了那个时代艺术和文化创作的不同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的生活和经历,重新审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为人们所熟悉的、相当浪漫的形象,他们正是那个时代高雅文化和良好品位的典型。从米开朗琪罗在佛罗伦萨的早期生活到他在罗马达到事业的巅峰,本书的几个章节揭示了艺术家所面对的残酷的社会现实:从他们所在城市的街道和广场到他们所处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环境,以及从他们与朋友、家人和雇主的亲密互动,到塑造他们人生观的深层的个人知识领域。

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世界转向文艺复兴时期赞助人的世界,本书第二部分表明,对艺术赞助的关注更多出于世故,而不是审美,由此证明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它技术上的辉煌,而在于它可能对重塑公众形象——尤其是重塑一些声名狼藉之人的公众形象——所作的贡献。该部分考察了商人银行家、教宗和雇佣兵将领的黑暗世界,探讨了艺术家受委托创作的作品多大程度上是为了掩盖作为权力和财富基础的残酷、腐败和暴力,而不是为了肯定艺术最大消费者的文化和学识这一问题。

书中彩插

如果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赞助人并不是他们通常被认为的那样,那么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论人的尊严》中对“阿拉伯人的记载”和“萨拉森人阿卜杜拉”的话进行令人振奋的引用,则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化与不断扩大的更广阔世界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这个积极的信号通常被认为体现了文艺复兴和“大发现”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是本书第三部分所要探讨的。

该部分将重新评估艺术和文学对“他者”的看法,重现意大利人与犹太人、穆斯林、非洲黑人和美洲民众的交往,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不同文化不仅没有通常认为的那样开放,反而还乐于利用新鲜的经验和新的思潮来证明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偏见、迫害和剥削。

本书通过审视艺术家所处的残酷的社会环境、赞助人的卑鄙算计,以及伴随“世界的发现”而来的意想不到的偏执,试图展示文艺复兴比任何人可能愿意承认的都要“丑陋”得多,而且恰恰出于这个原因,反而更令人印象深刻。在本书的最后,笔者希望在人们心中,文艺复兴不再仅仅是天使和魔鬼的天下,而是展现一种新的面貌。

注:本文节选自《丑陋的文艺复兴》导言




新书速递


★ 一份让人大跌眼镜的艺术品解密,一部直击黑暗的意大利社会纪实


★ 揭示文艺复兴背后的权钱交易、剥削压榨、骄纵残暴、荒淫秽乱

★ 要真正了解一个时代有多伟大,不能只看美好的一面



丑陋的文艺复兴

[英]亚历山大·李(Alexander Lee)著

唐建清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索·恩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页数:556

装帧:精装

定价:105.00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内容简介


翻开这本书,你将踏上一段未曾设想的放荡之旅。文艺复兴精湛艺术品背后的黑暗故事,绝对会叫你惊掉下巴。


今天,数百万计的游客拥入佛罗伦萨和罗马,只为一睹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艺术珍宝:拉斐尔和利比的绘画,米开朗琪罗和多纳泰罗的雕塑,布鲁内莱斯基和菲拉雷特的建筑,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诗篇……但华美的表象下潜伏着一个声色犬马、尔虞我诈的邪恶世界。如果你凑得近些,就会从作品上看出端倪:圣经故事里的面孔被替换成贪婪的银行家和奸诈的贵族;分朋树党的主教和残暴荒淫的佣兵队长也想操纵画家打造正人君子的形象;而日益国际化的共和城邦对犹太人、穆斯林、黑人以及遥远文明的排斥,也在画框内外留下了蛛丝马迹。


文艺复兴是艺术家大放异彩的舞台,也是艺术赞助人呼风唤雨的时代,更是意大利挣脱“中世纪的黑暗”之后,跌入另一种失序的侧写。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就不能把高雅艺术与社会现实割裂开来。唯有能欣赏文艺复兴时期丑陋的一面,才能真正领略,艺术家能在这个充满私欲、算计、威吓与歧视的时代创作出如此杰作,是多么不可思议。


作者简介

[英]亚历山大·李(Alexander Lee),英国华威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研究员,另著有《马基雅维利传》等,为《华尔街日报》《卫报》《今日历史》《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多家媒体撰写历史和文化题材的文章。目前居住在法国。

译者简介

唐建清,南京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译有《一九八四》、《在中国屏风上》、《独抒己见》、《夜色温柔》、《冯内古特短篇小说全集》(合译)、《大转向》、《现代信仰的诞生》、《欲望之火》、《安托南·阿尔托》等。


目录

致 谢/001
佛罗伦萨,约1491年/001

导言 天地之间/001

第一部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世界
第一章米开朗琪罗的鼻子/015
第二章彼得的影子/029
第三章大卫所见/054
第四章工坊世界/084
第五章恋爱中的米开朗琪罗/131

第二部 文艺复兴时期赞助人的世界
第六章权力的艺术/171
第七章点石成金的人/190
第八章雇佣兵和疯子/236
第九章罪恶的城市/272

第三部 文艺复兴与世界
第十章菲利波和海盗/321
第十一章萨洛莫内的罪/334
第十二章新月冉冉上升/355
第十三章人性枷锁/372
第十四章美丽新世界/388

尾声 窗户与镜子/405

附 录
美第奇家族/413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宗/414
注释与参考文献/417
参考书目/467
索引/495


— E N D —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