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认知的存在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VIP

售价:¥53.4 ¥89
6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认知哲学文库
王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12 出版
ISBN:978-7-5228-2943-2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以存在论现象学研究人类认知是回答以什么样的方法、形式或核心去解决关于认知的哲学问题。借鉴和利用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对认知的相关要素进行说明和解释,可能是研究认知问题的一条新的途径,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认知科学与欧陆哲学相结合,以一种新的态势区别于认知哲学中传统的研究范式。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是否具有其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存在论认知能否成为认知科学中一条新的研究进路,这是亟须论证的问题。对已有认知科学研究纲领及其哲学基础的梳理和分析表明,诸多认知研究路径都有其缺陷:经典的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模型受困于“计算至上”的形而上学迷梦,遵循心物与心身二分原则造成了认知与世界、身体的割裂,因而难以理解人的情感、意志活动,且不能正确说明人类认知的形成与演化,而且计算主义对于描述人的情感体验、意志冲动以及审美活动而言并不充分;以“4E+S”为核心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纲领虽在批判笛卡尔主义的哲学基础方面颇有进展,但自身却面临着难以融合为一的困境,认知活动的脑外要素之因果性与构成性的分歧仍未弥合;胡塞尔现象学因其先验唯心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立场而与认知科学的实证原则相悖,它将全部意义都植根于先验的主体性之中,而这一先验主体性缺少经验世界的支撑。理论建构的基石是概念。本书讨论了存在论认知的三个核心概念——“此在”、世界和在世存在,分析了“此在”具有的身体、实践以及情境三种维度,澄清了世界与背景,以及认知视域中的环境概念的差别,将在世存在看作人类认知得以可能的条件。海德格尔力图把人的存在设想为在世界中存在,却缺失了对身体要素的讨论,需要对之作出修正。在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方面,存在论认知具有三个主要命题:(1)以动态的原初上手活动取代静态的静观认知;(2)以具身的情境性认知取代无身的离身性认知;(3)由表征性认知拓展为行动导向性认知,人类认知是表征和行动的叠加耦合。海德格尔将理论性的认知看作对上手操劳的一种修正,操用器具的上手活动是通达事物本身的正确方式,但这一直接的上手活动也遭遇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延展实践形式的挑战。任何单一的上手状态都是在情境中与人们照面,身体性的“在世界中存在”才真正符合人类真实的生存境况。同时,上手活动并不必然地排斥表征,认知是行动导向的,这是对既有的表征性认知的拓展而非替代。将存在论哲学引入认知研究也面临着理论困境与质疑。一方面,“此在”作为存在论概念与事实层面的自然化描述并不相容,自然化“此在”并没有现实层面的可能性,它是思辨式的、现象学的先验解释和先验分析的产物,不适于形式化、模型化的科学解释。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式人工智能”尝试以“被抛”的机制化回答“框架问题”,面临着非因果的现象学解释与因果的自然主义解释之间不相容的矛盾,按照“被抛”设计的人工智能也未能完整地呈现人类智能的整体结构。存在论认知的理论困境以及存在论现象学与诠释学之间在理论上的连续性表明,单纯依靠存在论哲学不足以支撑整个存在论认知,有必要将诠释学纳入存在论认知的框架中,以丰富其内涵。首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就是一种诠释学;其次,人类认知也是一种诠释,认知依赖于诠释,渗透着诠释,诠释与认知具有结构上的“家族相似”;最后,诠释学能够对认知科学产生助益。同时,诠释学也揭示了人类认知本身的复杂之维,凸显了认知的动态性与自我超越性的特征。存在论与诠释学可以共同构成推动认知研究的新助力。
[展开]
  • 导论
    1. 一 选题意义
    2.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四 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对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存在论现象学考察
    1. 第一节 笛卡尔式认知科学的主要哲学来源
    2. 第二节 笛卡尔式认知科学的缺陷与困境
    3. 第三节 对“4E+S”认知科学的考察与分析
    4. 第四节 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反思
    5. 小结
  • 第二章 存在论认知的核心概念分析
    1. 第一节 “此在”:身体、实践与情境的三维一体
    2. 第二节 世界:认知的因缘与背景
    3. 第三节 在世存在:使认知得以可能
    4. 小结
  • 第三章 存在论认知的核心论题分析
    1. 第一节 以上手的动态认知取代静态的静观认知
    2. 第二节 以情境性认知取代离身性认知
    3. 第三节 从表征到行动:主体核心功能的延伸
    4. 小结
  • 第四章 存在论认知可能遭遇的困境
    1. 第一节 “此在”自然化的可能性
    2. 第二节 存在论现象学与“框架问题”
    3. 小结
  • 第五章 存在论认知的拓展:诠释学与认知研究的融合
    1. 第一节 存在论认知为何要向诠释学拓展
    2. 第二节 计算究竟是一种解释还是理解
    3. 第三节 诠释学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是否具有理解力
    4. 第四节 诠释学对于认知研究的意义
    5. 小结
  • 结语:存在论认知
[1][1]〔美〕埃利泽·斯腾伯格:《神经的逻辑》,高天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2]〔加〕埃文·汤普森:《生命中的心智:生物学、现象学和心智科学》,李恒威、李恒熙、徐燕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3]〔加〕保罗·萨伽德:《热思维:情感认知的机制与应用》,魏屹东、王敬译,科学出版社,2019。 [4][4]〔德〕彼得·特拉夫尼:《海德格尔导论》,张振华、杨小刚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5][5]〔美〕查尔斯·吉尼翁编《剑桥海德格尔研究指南》,李旭、张东锋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6]陈嘉映编著《存在与时间 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7][7]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14。 [8][8]陈剑涛:《认知的自然起源与演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9]陈巍、殷融、张静:《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智的对话》,科学出版社,2021。 [10][10]陈勇:《海德格尔的实践知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 [11][11]程志民、江怡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12]〔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3][13]〔爱〕德尔默·莫兰:《现象学: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4][14]〔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2012。 [15][15]〔法〕笛卡尔:《哲学原理》,关琪桐译,商务印书馆,1958。 [16][16]〔美〕杜威:《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2014。 [17][17]樊岳红:《认知哲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18。 [18][18]〔智〕F.瓦雷拉、〔加〕E.汤普森、〔美〕E.罗施:《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李恒威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9][19]费多益:《心身关系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 [20][20]郭熙煌:《语言认知的哲学探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21]〔美〕R.M.哈尼什:《心智、大脑与计算机:认知科学创立史导论》,王淼、李鹏鑫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2][22]〔德〕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17。 [23][2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17。 [24][24]〔德〕海德格尔:《什么叫思想》,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7。 [25][25]〔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商务印书馆,2014。 [26][26]〔德〕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商务印书馆,2018。 [27][27]〔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5。 [28][28]〔德〕海因里希·罗姆巴赫:《结构存在论》,王俊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9][29]〔德〕汉斯·伦克:《诠释建构—诠释理性批判》,励洁丹译,商务印书馆,2021。 [30][30]〔德〕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吕叔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1][31]〔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16。 [32][32]〔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 [33][33]〔德〕胡塞尔:《逻辑研究》,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4][34]〔德〕胡塞尔:《内意识现象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2009。 [35][35]〔德〕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2010。 [36][36]〔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37][37]〔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8][3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 [39][39]〔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7。 [40][40]高宣扬:《存在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41][41]贾江鸿:《作为灵魂和身体的统一体的“人”——笛卡尔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2][42]江怡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8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3][4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 [44][4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 [45][45]〔意〕克罗齐:《美学的理论》,田时纲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6][46]李建会、符征、张江:《计算主义——一种新的世界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7][47]李建会:《走向计算主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48][48]李建会等:《心灵的形式化及其挑战:认知科学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9][49]〔美〕里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 [50][50]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1][51]刘晓力、孟伟:《认知科学前沿中的哲学问题》,金城出版社,2014。 [52][52]〔德〕马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性—孤独性》,赵卫国译,商务印书馆,2017。 [53][53]么秋胜:《存在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 [54][5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 [55][55]〔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 [56][56]倪梁康:《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2007。 [57][57]倪梁康:《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 [58][58]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9][59]〔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俊、李光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0][60]任晓明、桂起权:《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认知,计算与目的性的哲学思考》,人民出版社,2010。 [61][61]孙周兴:《语言存在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 [62][62]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陆道夫、牛海、牛涛译,群众出版社,2019。 [63][63]〔英〕托马斯·霍布斯:《论物体》,段德智译,商务印书馆,2019。 [64][64]王庆节、张任之编《海德格尔翻译、解释与理解》,三联书店,2017。 [65][65]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14。 [66][66]王志良:《脑与认知科学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 [67][67]〔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3卷,方双虎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68][68]〔苏〕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9][69]魏屹东等:《认知、模型与表征:一种基于认知哲学的探讨》,科学出版社,2016。 [70][70]魏屹东:《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71][71]魏屹东:《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科学出版社,2018。 [72][72]〔美〕肖恩·加拉格尔:《现象学导论》,张浩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73][73]〔德〕肖尔兹:《简明逻辑史》,张家龙译,商务印书馆,1977。 [74][74]〔美〕休伯特·德雷福斯:《在世: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第一篇》,朱松峰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75][75]〔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1。 [76][76]徐献军:《现象学对于认知科学的意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77][77]叶浩生:《具身认知的原理与应用》,商务印书馆,2017。 [78][78]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7卷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9][79]俞吾金、徐英谨主编《当代哲学经典:西方哲学卷》(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0][80]〔美〕约翰·克里斯蒂安:《认知科学的历史基础》,武建峰译,魏屹东校,科学出版社,2014。 [81][81]〔英〕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09. [82][82]〔美〕约翰·塞尔:《心、脑与科学》,杨音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83][83]〔美〕约翰·塞尔:《心灵、语言与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4][84]〔美〕约翰·塞尔:《心灵的再发现》,王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5][85]〔美〕约翰·塞尔:《意识的奥秘》,刘叶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6][86]〔美〕约翰·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刘叶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7][87]〔美〕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对作为基本存在论的此在的分析》,陈小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88][88]〔加〕泽农·W.派利夏恩:《计算与认知》,任晓明、王左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9][89]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90][90]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 [91][91]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6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92][92]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93][93]张祥龙:《海德格尔传》,商务印书馆,2007。 [94][94]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三联书店,1996。 [95][95]张一兵:《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 第一卷 走向存在之途》,商务印书馆,2014。 [96][96]张之仓、张卨:《身体认知论》,人民出版社,2014。 [97][97]陈嘉映:《真理掌握我们》,《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8][98]陈攀文:《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生存论转向: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求索》2015年第5期。 [99][99]陈少明:《“心外无物”:从存在论到意义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00][100]费多益:《情绪的哲学分析》,《哲学动态》2013年第10期。 [101][101]费多益:《认知视野中的情感依赖与理性、推理》,《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102][102]费多益:《认知研究的解释学之维》,《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03][103]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 [104][104]费多益:《他心感知如何可能?》,《哲学研究》2015年第1期。 [105][105]费多益:《心身难题的概念羁绊》,《哲学研究》2016年第10期。 [106][106]费多益:《意义的来源》,《世界哲学》2016年第6期。 [107][107]符征:《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与心智的可计算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3期。 [108][108]高新民、刘占峰:《心性多样论:心身问题的一种解答》,《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109][109]高新民、杨飞:《联结主义的意向性缺失难题及其化解》,《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8期。 [110][110]关群德:《梅洛-庞蒂的身体概念》,《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111][111]管云波、魏屹东:《从环境作用机制看认知的本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年第5期。 [112][112]郭建莉:《解释学视阈下的语言存在论》,《长白学刊》2016年第6期。 [113][113]韩连庆:《哲学与科学的短路——德雷福斯人工智能的批判》,《哲学分析》2017年第6期。 [114][114]何静:《论生成认知的实用主义路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第3期。 [115][115]何静:《一种温和的具身认知研究进路——读〈此在:重整大脑、身体和世界〉》,《哲学分析》2013年第4期。 [116][116]何静等:《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形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3期。 [117][117]黄家裕:《根植认知及其难题》,《哲学研究》2016年第7期。 [118][118]黄侃:《认知科学的方法论探析》,《哲学动态》2016年第12期。 [119][119]黄侃:《认知主义之后——从具身认知和延展认知的视角看》,《哲学动态》2012年第7期。 [120][120]黄侃:《延展心智论题与认知的标志之争》,《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1期。 [121][121]金延、高常营:《理解与语言:存在论生存论分析的意义与困难——哲学解释学语言观反思》,《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22][122]李革新:《在遮蔽与无蔽之间——海德格尔现象学的一种理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23][123]李恒威:《生成认知:基本观念和主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2期。 [124][124]李孟国:《海德格尔的无弊之思与其“转向”问题》,《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125][125]李日容:《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此在与人工智能发展的自主性难题——兼论德雷福斯人工智能批判的局限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126][126]李为等:《认知科学与当代认识论自然化路向》,《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127][127]郦全民:《认知计算主义的威力和软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8期。 [128][128]郦全民:《认知研究中的行动概念》,《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1期。 [129][129]廖德明:《认知的界限之争及其辨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2期。 [130][130]刘高岑:《延括认知假说认知科学的新范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第6期。 [131][131]刘辉:《普遍语言与人工智能:莱布尼茨的语言观探析》,《外语学刊》2020年第1期。 [132][132]刘晓力、孟伟:《交互式认知建构进路及其现象学哲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33][133]刘晓力:《当代哲学如何面对认知科学的意识难题》,《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134][134]刘晓力:《进化-涉身认知框架下的“作为行动指南的表征理论”》,《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 [135][135]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36][136]刘晓力:《延展认知与延展心灵论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37][137]柳海涛:《心灵真的可以被延展吗?》,《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3期。 [138][138]孟伟、刘晓力:《认知科学哲学基础的转换——从笛卡尔到海德格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6期。 [139][139]孟伟:《自然化现象学——一种现象学介入认知科学研究的建设性路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2期。 [140][140]宁晓萌:《空间性与身体性——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在对“空间性”的生存论解说上的分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41][141]齐磊磊:《从强计算主义到弱计算主义——走出“万物皆数”之梦》,《学术研究》2016年第11期。 [142][142]孙冠臣:《从表象主义到现象主义——认知语境中的“存在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43][143]孙周兴:《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低沉的情绪?——海德格尔对哲学基本情绪的存在历史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44][144]谭光辉:《情感先验与情感经验的本质与互动机制》,《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145][145]唐佩佩、叶浩生:《作为主体的身体:从无身认知到具身认知》,《心理研究》2012年第3期。 [146][146]陶锋:《人工智能语言的哲学阐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147][147]王波:《后人类纪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对心智的重新思考——访肖恩·加拉格尔教授》,《哲学动态》2020年第12期。 [148][148]王建辉:《延展心灵论题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对比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 [149][149]王珏:《大地式的存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身体问题初探》,《世界哲学》2009年第5期。 [150][150]王珏:《技术时代的时间图像——海德格尔论无聊情绪》,《现代哲学》2018年第4期。 [151][151]王珏:《身体的位置:海德格尔空间思想演进的存在论解析》,《世界哲学》2018年第6期。 [152][152]王亚娟:《梅洛-庞蒂与海德格尔之间“缺失的对话”》,《哲学动态》2014年第10期。 [153][153]维之:《心-身问题的出路何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第5期。 [154][154]魏屹东:《语境同一论:科学表征问题的一种解答》,《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155][155]武潇洁:《论海德格尔“真理”概念的存在论基础》,《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156][156]夏永红、李建会:《超越大脑界限的认知:情境认知及其对认知本质问题的回答》,《哲学动态》2015年第12期。 [157][157]夏永红、李建会:《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5期。 [158][158]夏永红:《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与自主性——论德雷福斯对新派人工智能的批判》,《哲学动态》2020年第9期。 [159][159]肖峰:《脑机接口与认识主体新进化》,《求索》2022年第4期。 [160][160]肖峰:《人工智能与认识论的哲学互释:从认知分型到演进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161][161]肖峰:《作为哲学范畴的延展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162][162]谢利民:《何种“自然”?——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存在之辩的一种解读视角》,《世界哲学》2018年第3期。 [163][163]徐献军:《海德格尔与计算机——兼论当代哲学与技术的理想关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64][164]徐献军:《论德雷福斯、现象学与人工智能》,《哲学分析》2017年第6期。 [165][165]徐献军:《现象学对计算主义的批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166][166]徐献军:《现象学对认知科学的贡献》,《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3期。 [167][167]徐越如:《自然主义能解决当代认识论的问题吗?》,《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7期。 [168][168]于小晶、李建会:《对延展认知的再审视》,《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12期。 [169][169]余平:《“朝向实事本身”之思——从笛卡尔到海德格尔》,《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70][170]俞吾金:《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171][171]俞吾金:《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72][172]郁锋:《环境、载体和认知——作为一种积极外在主义的延展心灵论》,《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173][173]郁锋:《麦克道尔和德雷福斯论涉身性技能行动》,《哲学分析》2019年第3期。 [174][174]袁蓥、魏屹东:《心智可以延展吗——关于认知界限、认知标准的思考》,《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 [175][175]张铁山:《延展心灵论题中的积极的外在主义和认知颅内主义之争》,《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76][176]张铁山:《对质疑和挑战延展心灵论题论证策略的辩证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11期。 [177][177]张兴娟:《对海德格尔“历史性”与“时间性”关系理论的理解和质疑——在解构在场形而上学的层面上》,《世界哲学》2014年第1期。 [178][178]张尧均:《哲学家与在世——梅洛-庞蒂对海德格尔的一个批判》,《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9][179]张一兵:《实际生命:此在是一个在世界中的存在——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180][180]张一兵:《意蕴:遭遇世界中的上手与在手——海德格尔早期思想构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81][181]赵博:《认知的具身性——自然主义哲学的一个潜在困难》,《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第6期。 [182][182]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83][183]赵玉鹏等:《情感、机器、认知——斯洛曼的人工智能哲学思想探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31期。 [184][184]赵泽林:《“计算的解释鸿沟”的新证据及其哲学反思》,《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6期。 [185][185]赵泽林:《认知计算主义的解释难题与威尔逊宽计算主义的回应》,《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4期。 [186][186]周理乾:《认知科学需要去自然化现象学吗?》,《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12期。 [187][187]朱清华:《德雷福斯与海德格尔式人工智能》,《哲学动态》2020年第10期。 [188][188]黄侃:《认知边界的哲学问题》,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3。 [189][189]韩翔宇:《论伽达默尔理解观的性质》,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 [190][190]徐献军:《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的作用》,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 [191][191]Baumeister,R.,Mele,A.R.,Vohs,K.D.,Free Will and Consciousness:How Might They W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192][192]Blattner,W.,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A Reader’s Guide(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7). [193][193]Clark,A.,Being There:Putting Brain,Body,and World Together Again(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7). [194][194]Clark,A.,Supersizing the Mind:Embodiment,Action,and Cognitive Scie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95][195]Dreyfus,H.L.,Being-in-the-World: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Division I(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0). [196][196]Dreyfus,H.L.,What Computers Still Can’t Do:A Critique of Artificial Reason(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2). [197][197]Freeman,W.J.,How Brains Make up Their Mind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0). [198][198]Gallagher,S.,Schmicking,D.,Handbook of Phenome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New York:Springer,2010). [199][199]Gallagher,S.,How the Body Shapes the Min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00][200]Gallagher,S.,Zahavi,D.,The Phenomenological Mind: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ve Science(New York:Routledge,2008). [201][201]Kiverstein,J.,Wheeler,M.,Heidegger and Cognitive Scien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12). [202][202]Leidlmair,K.,After Cognitivism—A Reassess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Philosophy(Netherlands:Springer,2009). [203][203]Malpas,J.,Heidegger’s Topology:Being,Place and World(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8). [204][204]Wrathall,Mark A.,Malpas,Jeff,Heidegger,Coping,and Cognitive Science:Essays in Honor of Hubert L.Drefus,Vol.2(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0). [205][205]Menary,R.,Cognitive Integration:Mind and Cognition Unbounded(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7). [206][206]Müller,Vincent C.,Fundamental Issu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witzerland:Springer,2016). [207][207]Olafson,F.,Heidegger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208][208]Petitot,J.,Varela,F.,Pachoud,B.,Roy,J.M.(eds),Naturalizing Phenomenology:Issues in Contemporary Phenome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09][209]Price,H.,“Naturalism without Representationalism,” In DeCaro,M. & Macarthur,D.(eds),Naturalism in Questio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10][210]Ratcliffe,M.,Feelings of Being:Phenomenology,Psychiatry and the Sense of Real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11][211]Rouse,J.,Dasein Disclosed:John Haugeland’s Heidegger(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3). [212][212]Rowland,M.,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From Extended Mind to Embodied Phenomenology(Cambridge:The MIT Press,2010). [213][213]Rowlands,M.,The Body in Mind:Understanding Cognitive Process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14][214]Rupert,R.,Cognitive Systems and the Extended Min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215][215]Sellars,W.,Science,Perception and Realit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3). [216][216]Stewart,J.R.,Gapenne,O.,& Di Paolo,E.,Enaction: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Cognitive Scienc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11). [217][217]Thompson,E.,Mind in Life:Biology,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the Mind(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18][218]Varela,F.,Dasein’s Brain:Phenomenology Meets Cognitive Science(Einstein Meets Magritte:An Interdisciplinary Reflection,1999). [219][219]Wheeler,M.,Reconstructing the Cognitive World:The Next Step(Cambridge,MA:MIT Press,2005). [220][220]Adams,F.,Garrison,R.,“The Mark of the Cognitive,” Minds and Machines 23(2013). [221][221]Ainbinder,B.,John Haugeland,“Dasein Disclosed:John Haugeland’s Heidegger,” Edited by Joseph Rouse,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4(2015). [222][222]Aizawa,K.,“Cognition and Behavior,” Synthese 194(2017). [223][223]Akagi,M.,“Rethinking the Problem of Cognition,” Synthese 195(2018). [224][224]Baber,C.,Chemero,T.,Hall J.,“What the Jeweller’s Hand Tells the Jeweller’s Brain:Tool Use,Creativity and Embodied Cognitio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32(2019). [225][225]Blatter,W.,“Is Heidegger a Representationalist?,” Philosophical Topics 2(1999). [226][226]Bortolan,A.,“Affectivity and Moral Experience:An Extended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3(2017). [227][227]Buckner,C.,Fridland,E.,“What Is Cognition?Angsty Monism,Permissive Pluralism(s),and the Future of Cognitive Science,” Synthese 194(2017). [228][228]Buskell,A.,Joseph,K.Schear (eds.),“Mind,Reason,and Being-in-the-world:The McDowell-Dreyfus Debate,”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2(2015). [229][229]Cerbone,D.R.,“Heidegger and Dasein’s ‘Bodily Nature’:What Is the Hidden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2(2000). [230][230]Christensen,C.,“Heidegger’s Representationalism,”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1(1997). [231][231]Ciocan,C.,“Heidegger’s Phenomenology of Embodiment in the Zollikon Seminars,”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search 48(2015). [232][232]Clark,A.,Chalmers,D.,“The Extended Mind,” Analysis 1(1998). [233][233]Dempsey,Liam P.,Shani.,I.,“Stressing the Flesh:In Defense of Strong Embodied Cogni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3(2013). [234][234]Dennett,D.C.,“Cognitive Wheels:The Frame Problem of AI,” In M. Boden (ed.),The Philosoph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35][235]Dierckxsens,G.,“Introduction:Ethical Dimensions of Enactive Cognition—Perspectives on Enactivism,” Bioethics and Applied Ethics,Topoi 41(2022). [236][236]Dreyfus,H.L.,“Why Heideggerian AI Failed and How Fixing It would Require Making It More Heideggerian,”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2007). [237][237]Fresco,N.,“Objective Computation Versus Subjective Computation,” Erkenntnis 80(2015). [238][238]Furtak,R.A.,“Emotion,the Bodily,and the Cognitive,”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1(2010). [239][239]Gelder,T.V.,“What might Cognition Be,If Not Comput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1995). [240][240]Gerken,M.,“Outsourced Cognition,” Philosophical Issues 24(2014). [241][241]Goldie,P.,“Emotions,Feelings and Intentionalit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3(2002). [242][242]Guilherme Sanches de Oliveria,“The Strong Program in 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2022,https://doi.org/10.1007/s11097-022-09806-w. [243][243]Hopkins,J.,“Are Moods Cognitive?:A Critique of Schmitt on Heidegger,”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1(1972). [244][244]Jelscha,S.,“Disordered Existentiality:Mental Illness and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Dasein,”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34(2017). [245][245]Jeuk,A.,“The Pragmatist Domestication of Heidegger:Dreyfus on ‘Skillful’ Understanding,” Synthese 200(2022). [246][246]Jorba,M.,Vicente,A.,“Cognitive Phenomenology,Access to Contents,and Inner Speech,”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9-10(2014). [247][247]Kaplan,D.M.,“How to Demarcate the Boundaries of Cognition,” Biology and Philosophy 27(2012). [248][248]Keijzer,F.,“Schouten,M.,Embedded Cognition and Mental Causation:Setting Empirical Bounds on Metaphysics,” Synthese 158(2007). [249][249]Kriegel,U.,Consciousness as Sensory Quality and as Implicit Self-awareness,”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2003). [250][250]Kriegel,U.,“The Functional Role of Consciousness: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2(2004). [251][251]Krueger,J.W.,“Concrete Consciousness:A Sartrean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Accounts of Mind,” Sartre Studies International 2(2006). [252][252]Lassiter,C.,Vukov,J.,“In Search of an Ontology for 4E Theories:From New Mechanism to Causal Powers Realism,” Synthese 199(2021). [253][253]Ledsham,C.,“Disrupted Cognition a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to Heidegger’s Ontotheological Challenge:F.H.Bradley and John Duns Scotu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 Theology 4(2013). [254][254]Leduc,C.,“The Epistemological Functions of Symbolization in Leibniz’s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Foundations of Science 19(2014). [255][255]Leidlmair,K.,“Being-in-the-world Reconsidered:Thinking beyond Absorbed Coping and Detached Rationality,” Human Studies 43(2020). [256][256]Leon,C.,de Bruin,Lena Kästner,“Dynamic Embodied Cogni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 11(2012). [257][257]Levy,L.,“Intentionality,Consciousness,and the Ego:The Influence of Husserl’s on Sartre’s Early Work,” European Legacy 5-6(2016). [258][258]Maiese,M.,How Can Emotions Be Both Cognitive and Bodily?,”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4(2014). [259][259]Marsh,L.,Wheeler,M.,“Reconstructing the Cognitive World:The Next Step,”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2008). [260][260]Menary,R.,“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4E Cogni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 9(2010). [261][261]Montague,M.,“Cognitive Phenomenology and Conscious Thought,”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2(2016). [262][262]Montague,M.,“Perception and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Philosophical Studies 8(2017). [263][263]Nagataki,S.,Hirose,S.,“Phenomenology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Towards a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of the Body,” Human Studies 3(2007). [264][264]Noschka,M.,“Extended Cognition,Heidegger,and Pauline Post/Humanism,” Literature & Theology 3(2014). [265][265]Okrent,M.,“Being-in-the-World: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Division I.by Hubert L.Dreyfus,” Philosophy & Literature 2(1991). [266][266]Tibbetts,Paul E.,Where does Cognition Occur:In One’s Head or in One’s Embodied Extended Environment?,”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4(2014). [267][267]Pessoa,L.,“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Cognition.Nat,”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2008). [268][268]Peters,M.E.,“Heidegger’s Embodied Others:On Critiques of the Body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Being and Time,”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7(2018). [269][269]Petitot,J.,Varela,F.J.,Pachoud,B.,et al.,“Naturalizing Phenomenology:Issues in Contemporary Phenome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Inquiry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hilosophy 2(1999). [270][270]Phillips,J.,“The Hermeneutic Critiqu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Philosophy Psychiatry & Psychology 4(1999). [271][271]Preston,B.,“Heidegger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hilosophy &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1993). [272][272]Ramstead,M.J.D.,“Naturalizing What?Varieties of Naturalism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4(2015). [273][273]Ratcliffe,M.,“Heidegger’s Attunement and the Neuropsychology of Emo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3(2002). [274][274]Ratcliffe,M.,“The Feeling of Being,”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8(2005). [275][275]Rowlands,M.,“Sartre,Consciousness,and Intentionality,”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3(2013). [276][276]Rupert,R.D.,“Challenges to the Hypothesis of Extended Cogni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1(2004). [277][277]Schlosser,M.E.,“Embodied Cognition and Temporally Extended Agency,” Synthese 195(2018). [278][278]Seguna,J.A.,“Disability:An Embodied Reality (or Space) of Dasein,” Human Studies 37(2014). [279][279]Shim,M.K.,“Representationalism and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Husserl Studies 3(2011). [280][280]Slaby,J.,“Affective Intentionality and the Feeling Bod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4(2008). [281][281]Smith,D.W.,“Three Facets of Consciousness,” Axiomathes 1-2(2001). [282][282]Smithies,D.,“The Nature of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Philosophy Compass 8(2013). [283][283]Smithies,D.,“The Significance of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Philosophy Compass 8(2013). [284][284]Stafford,S.P.,Gregory,W.T.,“Heidegger’s Phenomenology of Boredom,and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2(2006). [285][285]Steinberg,Jesse,Steinberg,Alan,“Disembodied Minds and the Problem of Identification and Individuation,” Philosophia 35(2007). [286][286]Steinert,S.,Bublitz,C.,“Doing Thing with Thoughts: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and Disembodied Agency,”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32(2019). [287][287]Stroh,K.M.,“Intersubjectivity of Dasein i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How Authenticity Is a Return to Community,” Human Studies 2(2015). [288][288]Suarez,D.A.,“Dilemma for Heideggerian Cognitive Science,”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6(2017). [289][289]Thoibisana,Akoijam,“Heidegger on the Notion of Dasein as Habited Body,” Indo-Pacific Journal of Phenomenology 2(2008). [290][290]Ulric Neisser,J.,“On the Use and Abuse of Dasein in Cognitive Science,” Monist 2(1999). [291][291]Vasterling,V.,“Heidegger’s Hermeneutic Account of Cognition,” Phenomenology & the Cognitive Sciences 4(2015). [292][292]Walsh,P.J.,“Cognitive Extension,Enhancement,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Thinking,”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6(2017). [293][293]Wehrle,M.,“Being a Body and Having a Body. The Twofold Temporality of Embodied Intentionalit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9(2020). [294][294]Weichold,M.,“Situated Agency:Towards an Affordance-based,Sensorimotor Theory of Action,” Phenome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17(2018). [295][295]Wheeler,M.,“Cognition in Context:Phenomenology,Situated Robotics and the Frame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3(2008). [296][296]Wheeler,M.,“Science Friction:Phenomenology,Naturalism and Cognitive Science,”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72(2013). [297][297]Whiting,D.,“The Feeling Theory of Emotion and the Object-Directed Emo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2011). [298][298]Yoshimi,J.,“Husserl’s Theory of Belief and the Heideggerean Critique,” Husserl Studies 2(2009). [299][299]Zahavi,Dan,“Phenomenology and the Project of Nnaturaliza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3(2004).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