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作者

蔡禾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企业与组织、农民工问题、社会政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第3期。
  • [2]邓治文,2007,《认同的社会学观》,《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第1期。
  • [3]丁宪浩,2006,《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财经科学》第10期。
  • [4]方文,2008,《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1期。
  • [5]风笑天,2004,《“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第5期。
  • [6]符平、江立华,2006,《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调研世界》第6期。
  • [7]江立华,2003,《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 [8]李春玲,2004,《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 [9]李明欢,2000,《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 [10]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第2期。
  • [11]李强,1995,《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第4期。
  • [12]李强,2002,《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3]卢霞,2004,《农村社区精英的身份认同——以“赶礼”的交往形式为例》,《社会科学家》第1期。
  • [14]吕青,2005,《新市民的社会融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江南论坛》第2期。
  • [15]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 [16]王芮、梁晓,2003,《温哥华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世界民族》第4期。
  • [17]王毅杰,2005,《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 [18]吴玉军、宁克平,2007,《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
  • [19]张国胜,2007,《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
  • [20]张海波、童星,2006,《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 [21]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 [22]赵延东、王奋宇,2002,《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 [23]周敏,1995,《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
  • [24]周敏、林闽钢,2004,《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第3期。
  • [25]周晓虹,2008,《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第4期。
  • [26]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2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文献综述
  • 二 研究假设和样本
    1. (一)城市认同的界定和测量
    2. (二)研究假设
      1. 1.市场能力假设
      2. 2.制度压力假设
      3. 3.社会网络假设
    3. (三)样本情况
  • 三 身份认同与空间认同
    1. (一)身份认同和空间认同的基本情况
    2. (二)城市认同的影响因素
      1. 1.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2. 2.空间认同的影响因素
      3. 3.身份认同与空间认同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四 农民工城市认同的四种类型
    1. (一)城市认同的四种类型
    2. (二)四种认同的影响因素
  • 五 结论与建议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