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金刚经》之语言哲学

摘要

本文以“语言哲学”为焦点,先指出一般情况下语言哲学上的限制,再依据有关“不立文字”的语言观的典籍,亦即以《金刚经》与《六祖坛经》为主要的依据,经由义理脉络的理解,提出语言如果好好用的话,可帮我们“去蔽显实”——去除遮蔽、开显实相,以及透过用于认知上来离相“na”的动态式的运作之语言观,而减次地达到不二中道之平等且清净的境界。透过从佛教禅宗之语言哲学的反省,期望能对当代不论是英美分析哲学界还是欧陆诠释学的语言哲学界彼等所处的困境,都有所启发或影响。

作者

刘启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
  •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7册。
  •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大正藏》第9册。
  •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大正藏》第16册。
  •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 不可说菩萨品第七》,《大正藏》第13册。
  • 李申:《六祖坛经》,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 宗喀巴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5。
  • 陈平坤:《慧能禅法之般若与佛性》,台北,大千出版社,2005。
  • 许鹤龄:《六祖坛经导读》(上、下),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3。
  • 蔡耀明:《佛教视角的生命哲学与世界观》,台北,文津出版社,2012。
  • 刘贵杰:《禅宗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3。
  • 〔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 〔美〕威廉·G.莱肯:《当代语言哲学导论》,陈波、冯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Kukla,André,“Ineffability:The Very Idea,” in Ineffability and Philosophy(London:Routledge,2005).
  • Lycan,William G.,Philosophy of Language,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New York:Routledge,2008).
  • Martinich,A.P.ed.,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 Nagatomo,Shigenori,“The Logic of the Diamond Sutra:A is not A,Therefore It Is A,” Asian Philosophy,Vol.10,No.3,2000.
  • Tsai,Yao-Ming,“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of Soteri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Madhyamaka Perspective,” Asian Philosoph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of the East,Vol.3(December 2014).
  • Fromkin,Victoria etc.,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Boston:Wadsworth,Gengage Learning,2014).

《金刚经》之语言哲学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绪论
    1. (一)主题
    2. (二)背景
    3. (三)文献依据
    4. (四)研究进路与方法
    5. (五)论述架构
  • 二 关键概念的界说或厘清
    1. (一)语言
    2. (二)语言哲学
    3. (三)世俗谛
    4. (四)胜义谛
    5. (五)不立文字
  • 三 《金刚经》与《六祖坛经》的语言观
    1. (一)《金刚经》的语言观
    2. (二)《六祖坛经》的语言观
  • 四 语言之去蔽显实的工具观与语言之动态运作式的实践观
    1. (一)语言之去蔽显实的工具观
    2. (二)语言之动态运作式的实践观
  • 五 结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