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风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摘要

祁连山是维系河西乃至西部地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之脉”,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资源状况,赋予其生态安全屏障,“一带一路”的黄金段、咽喉之所等众多称号。然而,近年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且屡禁不止,引起重要领导人的批示、媒体的大肆曝光、中央的严厉督察问责。经过一年多的整改整治,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整改,全面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崛起等举措,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质性工作进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开启,政府及相关部门该如何发挥环境善治优势,确保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长效绿色发展。

作者

丁文广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部咨询专家,甘肃省政府参事,受邀兼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中国实施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发展专家。长期从事环境社会学、国家公园管理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在Renewable 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Applied Energy、《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和CSCI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著作)16部,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甘肃·2015”十大陇人骄子、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20多项荣誉和奖项,有关事迹被中央、省级和国际媒体采访报道500多次;创建的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智库和发展机构之一。近年重点围绕西部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保护等开展跨学科研究,主持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资助的50多个生态环境、职业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农业发展、林业生态发展、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监测评估、移民安置计划、尽职调查,以及甘肃省政府部门委托的发展项目;向国家部委及甘肃省委、省政府提交了10多份与生态环境、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有关的政策建言,先后得到中办领导及近20位省部级领导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执行,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姜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风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4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与通道理论
    1. (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2. (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道理论
      1. 1.连接中西文明的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
      2. 2.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能源通道
      3. 3.“一带一路”倡议的咽喉要道
  • 二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历程
    1. (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曝光
      1. 1.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早有曝光,但未引起相关方重视
      2. 2.2017年,祁连山环境问题受到“轰炸式”曝光
    2.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多次批示
    3. (三)中央督察组针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专项督查及严肃问责
    4. (四)甘肃省委、省政府针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的整改行动
      1. 1.强化政府管控督察力度
      2. 2.重构依法行政秩序
      3. 3.重建遵章守纪规则
      4. 4.各级并举,推进环境恢复治理
    5. (五)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系列生态治理行动
      1. 1.扎实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2. 2.全面清理违法违规项目
      3. 3.加强生态保护监管
    6. (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效果显著
      1. 1.地方性法规逐步完善
      2. 2.矿业整治进展顺利
      3. 3.水电旅游项目整治到位
  • 三 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实现绿色治理?
    1. (一)中国已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2. (二)新时期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实现绿色治理
      1. 1.政府层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祁连山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2. 2.社会层面: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
      3. 3.市场层面:利益共荣,重塑企业的道德责任和社会意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