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被“建构”的堤堰:高家堰的称谓与明代治河

摘要

高家堰,亦名高加堰,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东岸堤防。传统观点认为,高家堰始筑于东汉建安年间,其依据是广陵太守陈登所筑的陈登塘,即为高家堰前身。本文通过爬梳文献,论证这一观点的形成过程,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陈公塘为高家堰前身”的说法并不妥帖。明代中期开始出现高家堰的记载,并将之与陈公塘对接,这种观点可能与当时的治河活动有关,即潘季驯等人需要借助陈登、陈瑄等治水名臣的事迹,为高堰修筑提供合理性,因而胡应恩等人的“陈公塘为高家堰前身”的观点,为此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作者

王聪明 ,1988年生,江苏沭阳人,现任淮阴师范学院运河与漕运文化研究中心讲师。201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经济史、运河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史林》《安徽史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刊物,承担江苏省社科基金等项目3项。
胡克诚 ,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被“建构”的堤堰:高家堰的称谓与明代治河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