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北京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理应发挥引领作用,为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北京经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高质量发展应该怎么评判?这些问题还没有学者给出系统的答案。因此对于北京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及发展现状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北京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即经济增长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效率提升是不同层面的实现路径,人民幸福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本文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指数测算和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发现,从高质量发展前提看,北京经济增长趋势稳定;从高质量发展路径看,创新驱动能力快速提高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经济结构优化步伐加快但高技术产业出口能力较弱、生产效率整体稳步提高但资本效率有所下降;从高质量发展落脚点看,北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高层次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较弱。据此本文提出改进发展短板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三是提高资本要素利用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四是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

叶堂林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执行副院长,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研究平台)执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哲社基地)首席专家,“长城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京津冀蓝皮书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持委办局委托及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优秀皮书奖”一等奖7次、二等奖2次。15项研究成果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4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采纳。先后获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优秀主讲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首批经贸学者等。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评审专家、北京市政府参事室特邀专家、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保定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入库专家等。
原青青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6级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刘迎秋:《四大对策应对高质量发展四大挑战》,《中华工商时报》2018年1月23日(003)。
  • [2]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冶金企业文化》2018年第1期,第26~28页。
  • [3]张军扩:《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期,第5~8页。
  • [4]赵昌文:《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学习时报》2017年12月25日(001)。
  • [5]王一鸣:《改革开放新时代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学习时报》2018年11月16日(003)。
  • [6]胡敏:《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考评》,《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月18日(005)。
  • [7]李伟:《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中国林业产业》2018年第Z1期,第50~51页。
  • [8]刘振兴:《天津商贸经济质量效益研究》,《天津经济》2018年第12期,第12~20页。
  • [9]赵德友、邱玲、徐委乔:《中国省区市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及结果分析》,《市场研究》2018年第11期,第15~26页。
  • [10]程虹:《如何衡量高质量发展》,《第一财经日报》2018年3月14日(A11)。
  • [11]徐瑞慧:《高质量发展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金融发展研究》2018年第10期,第36~45页。
  • [12]任保平、刘笑:《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三维质量变革及其协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第37~43页。
  • [13]纪明、许春慧:《论中国当前供需结构性改革思路——基于供需转换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视角》,《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第30~39页。
  • [14]钞小静、薛志欣:《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8(6)期,第12~22页。
  • [15]杨文、刘永功:《中国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城市问题》2015年第2期,第10~16页。
  • [16]郭叶波、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37~43页。
  • [17]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地理科学》2014年第34(6)期,第641~647页。
  • [18]吕薇:《探索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人大》2018年第11期,第23~24页。
  • [19]方创琳、马海涛、王振波、李广东:《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地理学报》2014年第69(4)期,第459~473页。
  • [20]杨延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观察与思考》2018年第4期,第76~82页。
  • [21]王慧慧:《中等城市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求索》2016年第12期,第67~71页。
  • [22]查奇芬、董洁、陈祖功:《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分析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6期,第152~154页。
  • [23]郭晓晶、何倩、张冬梅、许金芳、贺佳:《综合运用主客观方法确定科技评价指标权重》,《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32(20)期,第64~67,71页。
  • [24]李小龙、苗长虹、陈龙、吴乐英、李晶晶:《基于因子分析法文化创意指数测度分析——以开封市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34(6)期,第74~78页。
  • [25]朱迎春:《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经费配置模式及其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2期,第15~22页。
  • [26]赵抒、邵长安、关欣:《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现状分析》,《科技和产业》2018年第18(11)期,第20~26页。
  • [27]李兰兰、诸克军、郭海湘:《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
  • [28]周绍森、胡德龙:《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2期。

北京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3.8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从经济发展规律看,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2. (二)从社会发展规律看,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是民心所盼
  •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 (一)文献综述
    2. (二)理论基础
      1. 1.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 2.经济增长理论
      3.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 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
    1. (一)分析框架
      1. 1.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经济稳定增长
      2. 2.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创新驱动
      3. 3.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结构优化
      4. 4.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效率提升
      5. 5.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人民幸福
    2. (二)指标体系
      1. 1.构建原则
      2. 2.指标体系
  • 四 指数测度与综合分析
    1. (一)指数测度
      1. 1.北京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2. 2.北京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数分析
    2. (二)影响因素分析
      1. 1.经济增长
      2. 2.创新驱动
      3. 3.结构优化
      4. 4.效率提升
      5. 5.人民幸福
    3. (三)综合分析
      1. 1.经济增长
      2. 2.创新驱动
      3. 3.结构优化
      4. 4.效率提升
      5. 5.人民幸福
  • 五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1. (一)基本结论
      1. 1.整体来看,北京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较快
      2. 2.北京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
      3. 3.创新驱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但基础研究阶段投入力度不足
      4. 4.近年来北京经济结构优化步伐加快,但高技术产业出口受限,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
      5. 5.北京生产效率提升较为稳定,但资本利用效率较低
      6. 6.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但高质量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能力不足
    2. (二)对策建议
      1. 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2.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
      3. 3.提高资本要素利用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4. 4.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高层次需求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