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从“隐喻说”到“意识形态说”

摘要

早期研究者将英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基础/上层建筑命题的密切关注。基础/上层建筑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线性模型,因而致力于扩大两者所能容纳的社会要素,提出应将该命题理解为一种隐喻。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活跃的学者将对该命题的思考落实在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中,以此来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上层建筑的理解,同时倾向于将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功能性关系,从而使英国马克思主义逐步回归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视方面。从整体上看,英国马克思主义关于该命题的研究呈现出一种辩证发展的总体趋势。

作者

韩昀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英〕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 [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 [3]《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59。
  • [4]《斯大林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
  • [5]〔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 [7]〔英〕E·P.汤普森:《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致非利士人书》,见张亮《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第3~49页。
  • [8]E.P.汤普森:《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史》,蔡少卿:《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184~206页。
  • [9]THOMPSON E P. The Politics of Theory[M]//Raphael Samuel. People’s History and Socialist Theory. London:Routledge,1981.
  • [10]THOMPSON E P. The Poverty of the Theory & other Essays[M]. London:Merlin Press,1979.
  • [11]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1780-1950[M]. London:Chatto & Windus,1959.
  •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
  • [13]罗钢、刘象愚:《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51~65页。
  • [14]张亮:《斯图亚特·霍尔.无阶级的观念》,见张亮《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第153~171页。
  • [15]〔美〕丹尼斯·德沃金:《斯图亚特·霍尔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海》2011年第1期,第72~80页。
  •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
  • [17]陆扬:《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133~139页。
  • [18]STUART Hall. The Politics and The Economic in Marx Theory of Classes[M]//Alan Hunt(ed.). Class and Class Structure. 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77.
  • [19]STUART Hall. The Toad in the Garden:Thatcherism among the Theorists [M]//C. Nelson and L.Crossberg(ed.).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8:35-73.
  • [20]STUART Hall. The Problem of Ideology—Marxism without Guarantees [M]//Betty Matthews(ed.). Marx 100 Years On. 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83:57-86.
  • [21]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 [22]TERRY Eagleton.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Raymond Williams[M]//Terry Eagleton(ed.). Raymond Williams:Critical perspective.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9.
  • [23]〔英〕特里·伊格尔顿:《再论基础与上层建筑》,张丽芬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452~462页。
  • [24]约翰·杜普雷:《评伊格尔顿的〈再论基础与上层建筑〉》,苏东晓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463~468页。
  • [25]徐娇娜:《伊格尔顿论基础/上层建筑——兼论伊格尔顿对威廉斯的批评》,《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第82~89页。
  • [26]〔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 [27]〔美〕艾伦·布坎南:《马克思、道德与历史》,林进平、张娜译,《伦理学与公共事务》2014年第1期,第21~51页。
  •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 [29]〔美〕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出版社,1989。
  • [30]G·A.Cohen. Base and Superstructure:A reply to Collins[J].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89(9):95-100.
  • [31]张亮:《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哲学动态》2014年第9期,第22~28页。

从“隐喻说”到“意识形态说”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4.4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