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京津冀交通协同治理研究

摘要

交通协同治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保障性举措,有利于加速京津冀城市群内各类要素的流通,同时是构建“多核多圈层”城市群空间形态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构建交通联系度模型、人口和经济引力模型,并结合12306铁路网站数据和百度迁徙大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各地的交通协同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具体从交通联系度排名变化情况、交通联系度与人口和经济引力指数对比情况、京津冀交通圈层内部各城市联系度对比情况、高速公路拥堵治理情况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交通联系度相对较强,“三轴”发展格局具有较好的交通互联基础;2~4小时交通圈的交通协同成效较好。主要问题表现为,冀中地区与冀南地区的轨道交通联系度相对不足;部分地区之间通勤时间距离较短,人口和经济引力较强,但轨道交通联系度相对不足;秦皇岛、邢台、承德、衡水、邯郸、张家口与京津冀其他城市的日常人员往来不够紧密;京津两地、衡水、沧州、唐山、秦皇岛的高速公路拥堵治理面临较大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强对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薄弱地区的重视,实现均衡发展;在三地联防联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三地多部门联动的交通协同治理常态化机制;在特大城市(京津)与周边日通勤人群密集地区构建中小型运量的运输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京津冀范围内的交通协同问题进行治理。

作者

叶堂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
李国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级区域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刘哲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级产业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郝伟伟等:《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紧凑发展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10期。
  • 贺素莲、邓文伟:《紧凑理念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网络布局》,《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第9期。
  • 崔冬初等:《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研究》,《都市快轨交通》2018年第4期。
  • 方恒堃:《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研究》,《都市快轨交通》2016年第3期。
  • Lucia Mejia-Dorantes,Antonio Paez,Jose Manuel Vassallo,“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mpacts on firm Location:The Effect of a New Metro Line in the Suburbs of Madrid”,Journal of Transport Geagraphy 22(none),2012,pp.236-250.
  • Chia-Lin Chen,Peter Hall,“The Impacts of High-speed Trains on British Economic Geography:A Study of the UK’s InterCity 125/225 and Its Effects”,Journal of Transport Geagraphy 19(4),2011,pp.689-704.

京津冀交通协同治理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0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 (一)研究意义
      1. 1.交通协同治理是确保其他领域协同发展的先行举措
      2. 2.交通协同治理有利于构建“多核多圈层”空间结构
      3. 3.交通协同治理是保障要素自由高效流通的必然要求
    2. (二)研究现状
    3.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 交通协同发展及治理成效
    1. (一)基于交通联系总量和交通联系度排名变化的整体分析
    2. (二)基于引力指数和交通联系度排名对比的具体分析
    3. (三)基于通勤时间和交通联系度排名对比的具体分析
    4. (四)基于流动人口来源地的区际人员往来密切程度分析
    5. (五)基于拥堵指数和拥堵里程变化的拥堵治理成效分析
  • 三 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 (一)主要问题
    2. (二)对策建议
  • 附录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