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楞严经》“征心辨见”与《正脉疏》“指见是心”之研究

摘要

本文以《楞严经》卷1为研究范围,通过《楞严经正脉疏》“指见是心”来理解《楞严经》卷1“征心辨见”的内容,得出经文“见性是心非眼”的意涵有二:其一是摆脱六根感官的限制,其二则是从眼根中认取真心。《正脉疏》“指见是心”的重要性是彰显“根中自性之定”,这是佛教探讨身心关系的一个观点;通过“显真心”,肯定生命需有一个根本的体认,这个体认是从“六根”中发现真正的自己,唯有这番肯定,生命才得以贞定。对于“破妄见”与“显真见”的争论,本文说明“指见是心”就是顿见真心,而《正脉疏》顿显之“真”,乃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正脉疏》“指见是心”的价值、是经文的大义借此得以彰显。

作者

胡健财 ,华梵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龚隽:《宋明楞严学与中国佛教的正统性——以华严、天台〈楞严经〉疏为中心》,《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
  • 胡健财:《〈大佛顶首楞严经〉“耳根圆修”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1996。
  • 胡健财:《〈楞严经〉“观音法门”及其现代意义之阐发》,黄绎勋主编《观世音菩萨与现代社会》,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7。
  • 胡健财:《〈楞严经〉“舍妄归真”之身心体认与生命圆满之追求》,《生命教育研究》第3卷第2期,台湾大学生命教育研发育成中心、社团法人台湾生命教育学会,2011。
  • 胡健财:《〈楞严经正脉疏〉“指见是心”诠释意涵之探析》,华梵大学佛学系第一届楞严经学术研讨会,2011年5月。
  • 胡健财:《从〈楞严经〉“十番辨见”试论真心之体认》,华梵大学哲学系编印《华梵大学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 胡健财:《从〈楞严经〉论禅修对身心管理的启示》,珠海学院编《珠海学报》总第20期,2012年。
  • 胡健财:《圣严法师〈观音妙智〉的“楞严”慧解》,《圣严研究》第3辑,台北,圣严基金会,2012。
  • 黄琛杰:《〈楞严经正脉疏〉“十番显见”之研究——兼论与〈楞严经会解〉的比较》,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12。
  • 交光真鉴:《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3。
  • 交光真鉴:《楞严经正脉疏悬示》《正脉疏》,《卍续藏》第1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 蕅益智旭:《楞严经文句》,《卍续藏》第20册。
  • 沙门般剌密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 圣严法师:《观音妙智》,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10。
  • 太虚大师:《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楞严经研究》,台北,文殊文化社,1989。
  • 天如惟则:《楞严经会解》,新编缩本《乾隆大藏经》第14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

《楞严经》“征心辨见”与《正脉疏》“指见是心”之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2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楞严经》“征心辨见”之“身心体认”
    1. (一)阿难之迷与《楞严经》之“心目双征”
    2. (二)“七处征心”与“无有是处”
    3. (三)“妄心无体”与“抉择真妄”
  • 三 “见性是心”与《正脉疏》“指见是心”之诠释
    1. (一)“见性是心”的经文内容
    2. (二)《正脉疏》“指见是心”之提出
    3. (三)《正脉疏》“指见是心”之检讨
  • 四 结语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