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公共历史教育的探索

关键词

作者

杨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富布莱特学者,东京大学博士后。先后在美国海军部海军陆战队历史中心、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迪金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印度海德拉巴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等机构客座研究和讲学,并赴新疆支教。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国际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istory , Culture and Modernity编委。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公共历史教育的探索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5.6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多维视角下的公众史学
    1. 一 历史文化和多维视角的理论基础
    2. 二 组织视角下的公众史学
    3. 三 政治视角下的公众史学
    4. 四 知识视角下的公众史学
    5. 五 审美视角下的公众史学
    6. 六 结语
  • 法国的公众史学
  • 英国的公众史学
  • 德国的公众史学
  • 中美博物馆历史教育功能的比较研究
    1. 一 “馆校合作”模式兴起的渊源
    2. 二 中美“馆校合作”的历史变迁
      1. (一)第一阶段:尝试合作阶段——博物馆教育附属于学校教育
      2. (二)第二阶段:角色重新定位——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学平等互动
    3. 三 中美馆校合作的运行模式
      1. 1.馆校合作的前提不同
      2. 2.馆校合作的形式不同
      3. 3.馆校合作的效果不同
    4. 四 提升中国博物馆历史教育功能的策略
      1. 1.开发资源,形成体系
      2. 2.加强沟通,构成合作
      3. 3.完善评估,达成合力
  • 对国家性和地区性历史博物馆“欧洲化”的反思和建议
    1. 一 引言
    2. 二 “欧洲化”——“国家博物馆”的新挑战
    3. 三 新观念和新举措
    4. 四 历史教育学指引下的创新方式
      1. (一)主题层面
      2. (二)展览层面
      3. (三)国家博物馆的社会承诺
    5. 五 结语
  • 以色列社会对“犹太大屠杀”的记忆(1945~2000)
    1. 一 引言
    2. 二 大屠杀议题的处理及其对以色列社会的意义
      1.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
      2. (二)建国后
      3. (三)20世纪50年代初
      4. (四)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5. (五)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61年艾希曼审判
      6. (六)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现况变迁
    3. 三 重大事件
      1. (一)1961年艾希曼审判
      2. (二)1967年六天战争
      3. (三)1973年赎罪日战争
      4. (四)1977年的政治转折
    4. 四 1995年伊扎克·拉宾遇刺案
    5. 五 大屠杀作为集体创伤
    6. 六 当今以色列的纪念行动实践
  • 以色列公共历史与大屠杀记忆
    1. 一 以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为核心的大屠杀纪念场所的建立
    2. 二 大屠杀纪念日与纪念仪式的确立与维持
    3. 三 大屠杀历史在学校历史教育中的常态化
    4. 四 大屠杀网站与影像资源的普及与推广
    5. 五 结语
  • 对“老传统”的跨文化接纳
    1. 一 世界最大民族集会的现状
    2. 二 慕尼黑啤酒节的历史和“老传统”的变迁
    3. 三 对啤酒节的模式化印象和德国大众节日文化
    4. 四 慕尼黑啤酒节的国际模仿
    5. 五 结语
  • 从德国模式谈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
  • 职业历史学家与大众历史学家,1800~1900~2000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