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沉默的大多数?媒介接触、社会网络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

作者

卢春天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系教授。
赵云泽
李一飞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鹏、臧雷振,2015,《媒介与中国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
  • 陈涛,2014,《中国的环境抗争:一项文献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 陈云松,2013,《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CGSS 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社会》第5期。
  • 费孝通,2004,《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冯仕政,2007,《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 傅海,2011,《中国农民对大众媒介的接触、评价和期待》,《新闻与传播研究》第6期。
  • 梁莹,2012,《媒体信任与公民的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理论探讨》第1期。
  • 李丹峰,2015,《媒体使用、媒体信任与基层投票行为——以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投票为例》,《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 李连江、欧博文,2008,《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山东人民出版社。
  • 李天龙、李明德、张志坚,2015,《媒介接触对农村青年线下公共事务参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第9期。
  • 卢春天、朱晓文,2016,《城乡地理空间距离对农村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的影响——媒介和社会网络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期。
  • 罗亚娟,2013,《依情理抗争:农民抗争行为的乡土性——基于苏北若干村庄农民环境抗争的经验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罗亚娟,2015,《差序礼义:农民环境抗争行动的结构分析及乡土意义解读——沙岗村个案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孙壮珍、史海霞,2016,《新媒体时代公众环境抗争及政府应对研究》,《当代传播(汉文版)》第1期。
  • 西德尼·塔罗,2005,《运动中的力量》,吴庆译,译林出版社。
  • 曾繁旭、戴佳、王宇琦,2014,《媒介运用与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以反核事件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张蓓,2017,《媒介使用与农村居民公共事物参与的关系研究——基于CGSS 2012数据的实证分析》,《江海学刊》第3期。
  • Benford,R.D. and D.A. Snow. 2002.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6(1):611-639.
  • Gamson,W.A. and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1-37.
  • Norris,P. 1996. “Does Television Erode Social Capital?A Reply to Putnam.”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9(3):474-480.
  • Robinson,M. J. 1976. “Public Affairs Television and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Malaise:The Case of The Selling the Pentag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0(2):409-432.

沉默的大多数?媒介接触、社会网络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1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