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混合型抗争

作者

陈涛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
谢家彪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柏峰,2012,《农民上访的分类治理研究》,《政治学研究》第1期。
  • 陈颀、吴毅,2014,《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社会》第1期。
  • 陈涛,2014,《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涛,2015,《信法不信访——路易岛渔民环境抗争的行为逻辑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 成伯清,2009,《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探索与争鸣》第10期。
  • 董海军,2008,《“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第4期。
  • 董海军,2010,《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社会》第5期。
  • 冯仕政,2007,《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 桂勇等,2015,《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社会》第5期。
  •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2011,《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海洋出版社。
  • 洪大用,2014,《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与反思》,《思想战线》第4期。
  • 汉尼根,2009,《环境社会学》(第2版),洪大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黄仁宇,2006,《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中华书局。
  • 李晨璐、赵旭东,2012,《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以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为例》,《社会》第5期。
  • 李连江、欧博文,2008,《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 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 刘子富,2009,《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翁安“6·28”事件的启示》,新华出版社,
  • 吕德文,2012,《媒介动员、钉子户与抗争政治——宜黄事件再分析》,《社会》第3期。
  • 饶静、叶敬忠、谭思,2011,《“要挟型上访”——底层政治逻辑下的农民上访分析框架》,《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 申端锋,2010,《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开放时代》第6期。
  • 谭剑、史卫燕,2014,《唤起民众治湘江》,《半月谈》第3期。
  • 田先红,2010,《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第6期。
  • 王洪伟,2010,《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社会》第2期。
  • 汪永涛、陈鹏,2015,《涉诉信访的基本类型及其治理研究》,《社会学评论》第2期。
  • 吴长青,2013,《英雄伦理与抗争行动的持续性——以鲁西农民抗争积极分子为例》,《社会》第5期。
  • 吴毅,2007,《“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第5期。
  •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 应星,2011,《“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 赵永康编,1989,《环境纠纷案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周志家,2011,《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社会》第1期。
  • Cable,S. & M. Benson. 1993. “Acting Locally:Environmental Injustice and the Emergence of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Social Problems 40(4).
  • Dyer,C. L. 1993. “Tradition Loss as Secondary Disaster:Long-term Cultural Impacts of the Exxon Valdez Oil Spill.” Sociological Spectrum 13(1).
  • Freudenburg,W. R. & R. Gramling. 2011. Blowout in the Gulf:The BP Oil Spill Disaster and the Future of Energy in America. Cambridge:The MIT Press.
  • Gill,D. A.,J. S. Picou & L.A. Ritchie. 2012. “The Exxon Valdez and BP Oil Spills:A Comparison of Initi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6(1).
  • Gotham K. F. 1999. “Political Opportunity,Community Identity,and the Emergence of a Local Anti-Expressway Movement.” Social Problems 46(3).
  • Gould,K. A.,A. Schnaiberg & A. Weinberg. 1996. Local Environmental Struggles:Citizen Activism in 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rauss,C. 1989. “Community Struggles and the Shaping of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Sociological Forum 4(2).
  • Molotch,A. & M. Lester. 1974.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Accidents,and Scand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9(1).
  • Molotch,H. 1970. “Oil in Santa Barbara and Power in America.” Sociological Inquiry 40.
  • Norris,L & S. Cable 1994. “The Seeds of Protest:From Elite Initiation to Grassroots Mobilizatio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37(2).
  • O’Brien,K. 1996. “Rightful Resistance.” World Politics 49(1).
  • O’Brien,K. 2013. “Rightful Resistance Revisited.”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40(6).
  • O’Brien,K. & L. Li. 2006.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ellow,D. N. 2002. Garbage Wars:the Struggle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Chicago,Cambridge:The MIT Press.
  • Picou,J. S. 2000. “The ‘Talking Circle’ as Sociological Practice: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ronic Disaster Impacts.” Sociological Practice:A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pplied Sociology 2(2).
  • Scott,J. 1985. The 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 Taylor,D. E. 1997.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The Role of Race,Class,and Gender in Shaping Activism (1820-1995).” Race,Gender & Class 5(1).
  • Walsh,E.,R. Warland & D. C. Smith. 1993. “Backyards,NIMBYs,and Incinerator Sitings:Implications for Social Movement Theory.” Social Problems 40(1).
  • Widener,P. & V. J. Gunter. 2007. “Oil Spill Recovery in the Media:Missing an Alaska Native Perspective.”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20 (9).

混合型抗争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8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大连“7·16”海洋溢油事件及其赔偿
  • 三 环境抗争事件的多目标取向
    1. (一)维权取向
    2. (二)谋利取向
    3. (三)正名取向
  • 四 环境抗争研究的反思
    1. (一)“侵权—抗争”逻辑框架的审视
    2. (二)弱者身份与弱者标签的反思
    3. (三)媒体建构与科学精神的反思
  • 五 迈向混合型抗争的解释框架
    1. (一)混合型抗争的内涵与构成体系
    2. (二)混合型抗争的产生机制
      1. 1.社会的原子化和人们的逐利心理
      2. 2.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社会矛盾和怨恨心理
      3. 3.地方政府的“维稳恐惧症”
  • 六 结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