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努力建设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友好互联网世界

摘要

基于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基本状况,指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存在城乡差异、网络素养不足、网络沉迷持续、监管缺乏合力、规制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任重道远。本报告建议促进区域教育资源流通,尊重未成年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提升全民网络素养、加强技术保护、进一步创新完善政策规制,多方共建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友好互联网世界。

作者

季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修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青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委会理事,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传播伦理、青少年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项课题,编著出版研究报告集、访谈文集、专著(合著)30本,发表论文数十篇,共计1000余万字,如《艰难的新闻自律》(合著)、《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共筑基层教育中国梦:青年学者五省区调研报告》、《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青年学者看中国》、《国情调研》系列丛书等。获第二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中宣部好信息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特等奖、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院所专委会调研课题优秀成果奖等。
王惠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努力建设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友好互联网世界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0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基本状况
    1. (一)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总体特征
      1. 1.上网普及率几乎饱和,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2. 2.上网设备多样化,手机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
      3. 3.未成年人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短视频类平台最受欢迎
    2. (二)未成年人的网络认知、网络素养和网络时代择业取向
      1. 1.未成年人“数字触角”极大延展,普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2. 2.未成年网民的职业理想取向集中,职业选择存在性别差异和认知固化
      3. 3.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呈现城乡差异,职业规划折射出区域信息鸿沟
    3. (三)未成年人的网络交往和网络参与
      1. 1.未成年人网络社交的“主场”从QQ转向微信,熟人社交模式持续
      2. 2.未成年人的网络自我呈现意愿下降,网络参与以浅参与方式为主
      3. 3.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保持同辈和代际联系,数字“互哺”特征明显
    4. (四)未成年人的网络表达和网络消费等网络文化现象
      1. 1.网络流行文化盛行,网络模仿现象突出,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使用
      2. 2.未成年人流行文化消费依托平台发展,呈现社交化、圈层化特点
    5. (五)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的疫情前后比较
      1. 1.未成年人更加融入数字生活,小学生长时间上网比例激增
      2. 2.云端沟通加强,推动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良性社会关系建构
      3. 3.未成年人更加关注社会热点,社会参与度提高
  • 二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一)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仍存在城乡差距,信息差异明显
    2. (二)未成年人用网的风险意识普遍不足,网络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
    3. (三)部分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持续存在,影响其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形成
    4. (四)家长和教师对未成年人上网的态度趋向开放,但保护和引导工作尚需更多配合
    5. (五)未成年人用网相关政策存在一定的错位、滞后,已有规制手段效果尚不理想
  • 三 建设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友好互联网世界
    1. (一)重视区域信息差异,促进教育资源流通,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2. (二)尊重未成年网民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助力未成年人在触网用网中自我保护
    3. (三)以制度完善和文化发展促进全民网络素养提升,建设未成年人用网友好社会
    4. (四)加强技术保护,用好技术手段,为未成年人用网保驾护航
    5. (五)敏感于时代变化,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政策规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