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美国紧急处置法规的武装、延伸、制裁与争议

摘要

多年来,美国政府只凭其单边(方)的意志和全球“超极强国”的力量,倾力对特定的外国政府、当地的法人实体和自然人采取经济或贸易制裁已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许多显著的争议;在美国国内也迭有各种批判的声音。即使如此,近期被列入制裁名单的已将近12000人,长达1500多页。这些措施表面上都貌似合法合规,有美国国内法律的授权和依据,但实际的情况是否果真如此?在背后牵动与操作其整个国际制裁机制的究竟是什么法规和框架、是哪些单位?究竟历来的操作成效如何?本文拟揭示在美国法制体系之内“腹藏”的另一套机制,以“国家紧急状态”的宣告为名,实则可能未必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有如何直接的关系,亦无如何威胁,却可以此设法试图扼住对手的咽喉,也成为当前大国竞争的强有力工具,导致把原本只应在出现真正的紧急或危急状况时才可临时动用的应急法律“异化”成了常态性和永久性的操作,形同把相关的法律机制悉数予以“武装”或“武器化”,影响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若干基本的法律原则。本文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检视因为这样不断的层层武装和延伸适用,在国内外所引发的争议与司法审查结果,最后则是对未来可能的对应与发展进行分析。

作者

孙远钊 ,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执行长,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特聘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美国紧急处置法规的武装、延伸、制裁与争议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2.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沿革与发展
    1. (一)基本理念
    2. (二)国会立法
      1. 1.《对敌贸易法》
      2. 2.紧急权力的范围:“杨斯顿公司钢铁收控案”
      3. 3.泛化与异化
      4. 4.理论争辩
      5. 5.反思与修法
      6. 6.《国家紧急法》
      7. 7.《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
  • 三 实践与效果
    1. (一)概况统计
    2. (二)首个宣告
    3. (三)合宪性:“戴姆斯和穆尔诉里甘案”
    4. (四)结果与影响
    5. (五)后续实践
      1. 1.对象与范围
      2. 2.非紧急授权
      3. 3.追认或溯往
      4. 4.平行举措与竞合
      5. 5.制裁内容的转变
      6. 6.经贸制裁的整合
    6. (六)对资产的处置
      1. 1.作为外交协商的谈判筹码
      2. 2.作为对外国原(前)政府或异见阵营的资助
      3. 3.从事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或认可的目的或用途
      4. 4.在制裁结束后将相关资产移转给继任的政府
      5. 5.国会立法的强制要求
      6. 6.刑事处罚或制裁
  • 四 司法挑战与影响
    1. (一)正当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
    2. (二)言论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
      1. 1.传统见解
      2. 2.近期变化:“信息性材料例外”
      3. 3.后续发展
  • 五 紧急处置体系的扩充与延伸
    1. (一)《贸易扩张法》第232条
    2. (二)《贸易法》第201条
    3. (三)《关税法》第751条第(c)款
    4. (四)《贸易法》“301条款”调查程序
    5. (五)出口及投资管制
    6. (六)《芯片及科学法》
  • 六 结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