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以优雅的明晰性介绍了罗马世界的价值观,它们将成为恺撒《高卢战记》看不见的骨骼。第六章以文学的鹰眼洞悉恺撒的叙事诡计,并绝高地赞美了恺撒锻造出的新文体:写作随笔,看似回忆录与史著,实则更接近一部报告文学。作家恺撒之所以跻身历史上最优秀的叙事者之一,不在于其如西塞罗般绚烂的文辞,也不在于其如萨卢斯特般诚恳的史笔,而在于他履行了作家的天职:塑造一个典型人物,即统帅(而非政治家)恺撒;探索一个陌生的世界,即高卢。为了匹敌征服了已知的亚洲世界的“伟人”庞贝,统帅恺撒需要征服陌生的高卢世界,而作家恺撒正是他的笔。作者用现代的文学分析方式解读《高卢战记》,尽管点到为止(主要分析了整体结构,细部剖析聚焦于第一卷和第七卷),可能有一定的主观之嫌,但这也恰恰说明了《高卢战记》超越时代的魅力。8.6。

查看更多内容 >

与其说君主制阴魂不散,不如说罗马统一和治理的庞大压力呼吁着君主制。

查看更多内容 >

作者以奇幻文本的宏观结构、社会化生产以及权力圈层为主干,突破了国内常见的文学研究倾向,填补了国内奇幻研究的空白。国内外对奇幻的超自然核心研究较为常见,但本书难得地提点出“架空世界”时空体这一要素,以及通过多体裁、多媒介的叙事/非叙事文本进行描述/创造(在奇幻的二重区隔理论下,描述与创造是等同且同步的)的方法论。在20世纪奇幻的发展中,这一方法论以通俗小说、桌面角色扮演游戏、电脑角色扮演游戏成为了受众选择的中心体裁和媒介,并反过来规划文本的生产方式。同时,“架空世界”对庞大体量和海量细节的需求也催生出了奇幻文本生产的权力圈层。这也许是本书最有指导意义的部分。书里很多要点都思考过,这些年也多少实践过,因此读罢尤有豁然开朗之感。非常推荐对奇幻一道有野望的朋友一读。8.7。

查看更多内容 >

大众的确喜闻乐见于架空世界的制造与生产——近来最明显也最成功的例子大约是漫威——但不代表架空世界就是完全契合于资本主义的。事实上,奇幻文学本身的前资本主义、甚至是反资本主义的特点从来没有散去。

查看更多内容 >

或称“类型”,即“类型文学”的“类型”。

查看更多内容 >

体裁(Genre)

查看更多内容 >
谢开来 2022-11 出版
ISBN:978-7-5228-0790-4

不一定。“未知”不构成超自然的必然因素。或者这么说,未知的超自然造成恐惧,已知的超自然造成恐怖。

查看更多内容 >

活跃用户 换一换

精选评论

精选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