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殡葬史(全8卷) 秦汉(第二卷) 特藏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VIP

售价:¥74.25 ¥247.5
5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ISBN:978-7-5201-0190-5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涵盖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夏金元、明清、民国八个重要历史时期,每卷紧密围绕该时期的丧葬观念、丧葬制度、丧葬习俗、丧葬设施、丧葬用品等中心议题,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殡葬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而客观的研究和阐释,重点探讨了殡葬史的相关层面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的“变”与“不变”,为我国殡葬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
  • 导论
    1. 一 秦汉时代背景
    2. 二 秦汉殡葬史发展线索及特征
    3. 三 秦汉殡葬史研究概述
  • 第一章 殡葬观念
    1. 第一节 春秋战国生死观的延续
    2. 第二节 秦汉儒家生死观
    3. 第三节 秦汉社会的厚葬与薄葬
    4. 第四节 其他殡葬观念
  • 第二章 殡葬制度
    1. 第一节 殡葬礼制
    2. 第二节 服丧制度
    3. 第三节 祭祀制度
    4. 第四节 殡葬礼俗与社会生活
  • 第三章 墓葬演变
    1. 第一节 帝陵
    2. 第二节 诸侯王墓
    3. 第三节 平民墓葬
  • 第四章 随葬品
    1. 第一节 随葬品的“生活化”
    2. 第二节 随葬品中的来世与永生
  • 结语
[1][1]孙诒让:《周礼正义》,王文锦、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1987。 [2][2]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 [3][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5《仪礼注疏》,彭林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4]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13《尔雅注疏》,李传书整理,徐朝会审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5]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 [6][6]《钦定礼仪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7][7]徐乾学:《读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8][8]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 [9][9]刘熙:《释名》,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10][10]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11][11]程树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 [12][12]焦循:《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7。 [13][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4][14]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 [15][15]孙诒让:《墨子间诂》,孙启治、孙以楷点校,中华书局,2001。 [16][16]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2。 [17][17]王先谦:《庄子集解》,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1。 [18][18]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 [19][19]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8。 [20][20]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2009。 [21][21]王利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2。 [22][2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 [23][23]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 [24][2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2。 [25][25]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26][26]刘向:《列女传》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27][27]汪荣宝:《法言义疏》,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87。 [28][28]扬雄撰,司马光集注《太玄经集注》,刘韶军点校,中华书局, [29][29]陈立:《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4。 [30][30]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 [31][31]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 [32][32]王符撰,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 [33][3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中华书局,1986。 [34][34]蔡邕:《独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35][35]许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2002。 [36][3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37][3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38][38]范晔撰,司马彪补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39][39]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0][4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64。 [41][41]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 [42][42]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3。 [43][43]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两汉纪》,张烈点校,中华书局,2002。 [44][44]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1995。 [45][45]刘庆柱辑注《关中记辑注》,三秦出版社,2006。 [46][46]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 [47][47]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 [48][48]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周天游点校,中华书局,1990。 [49][49]刘歆:《西京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0][50]徐天麟:《西汉会要》,中华书局,1955。 [51][51]徐天麟:《东汉会要》,中华书局,1955。 [52][52]郭璞撰,吴澄删定《四库术数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3][53]马缟:《中华古今注》,中华书局,1985。 [54][54]杜佑:《通典》,中华书局,王文锦等点校,1988。 [55][55]马端临:《文献通考》,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中华书局,2011。 [56][56]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57][57]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 [58][58]程大昌:《雍录》,黄永年点校,中华书局,2002。 [59][59]宋敏求:《长安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0][60]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1][61]李如圭:《仪礼释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2][62]郝经:《续后汉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3][63]李好文《长安图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4][64]王祯:《农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5][65]何镋:《古今游名山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6][66]阎若璩:《潜邱札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7][67]臧应桐:《咸阳县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8][68]江永:《乡党图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69][69]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0][70]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秦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71][71]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4。 [72][72]程林泉、韩国河:《长安汉镜》,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73][73]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4][74]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5][7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 [76][76]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 [77][77]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 [78][78]韩保全、程林泉、韩国河:《两安龙首原汉墓》,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79][79]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80][8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鹿泉市文物保管所:《高庄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 [81][81]河南商丘文物管理委员会:《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 [82][8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 [83][8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出土文物图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 [84][84]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沈阳出版社,2003。 [85][85]林剑鸣:《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86][86]临淄市博物馆、齐故城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齐鲁书社,1997。 [87][87]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8][88]刘瑞、刘涛:《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9][89]刘尊志:《汉代诸侯王墓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0][90]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 [91][91]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 [92][92]洛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洛阳出土古镜》,文物出版社,1959。 [93][93]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4][94]陕西省考古所:《陇县店子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 [95][9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 [96][9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秦墓》,三秦出版社,2006。 [97][9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西安北郊郑王村西汉墓》,三秦出版社,2008。 [98][9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 [99][99]四川省博物馆:《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 [100][10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什邡市博物馆:《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文物出版社,2006。 [101][101]王学礼:《咸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 [102][10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郑州大学考古专业:《长安汉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3][10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秦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4][104]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东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05][105]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家咀秦墓》,科学出版社,2005。 [106][106]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儿坡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 [107][107]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0。 [108][108]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 [109][1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古代民族文物》,文物出版社,1985。 [110][110]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 [111][111]徐吉军:《中国丧葬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112][112]阎根齐:《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 [113][113]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6。 [114][114]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15][115]杨树达撰,王子今导读《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6][116]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 [117][117]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秦汉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118][118]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 [119][11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 [120][120]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 [121][1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 [122][1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 [123][1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 [124][1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 [125][1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 [126][126]重庆市博物馆:《四川汉画像砖选集》,文物出版社,1957。 [127][127]周到、吕品、汤文光:《河南汉代画像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28][128]周苏平:《中国古代丧葬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29][129]淄博市博物馆等:《临淄商王墓地》,齐鲁书社,1997。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 中国殡葬史(全8卷)

    李伯森 主编;于海广 李慧竹 钱益汇 陈以凤 路则权 陈华文 陈淑君 闵祥鹏 徐吉军 张国庆 史金波 宋德金 陈高华 余新忠 张传勇 张田生 王静 刘小朦 马金生 冯志阳 姜海龙 著

    ¥74.25 ¥247.5

    收藏
相关卷册(共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