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数字双赋打通韧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

摘要

随着城市脆弱性的不断攀升,韧性城市建设愈发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基层韧性治理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且数字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实现基层韧性治理的有力抓手。通过构建“技术双赋—韧力释放”框架,引入中国智慧社区建设案例,剖析数字技术助力基层治理的逻辑进路,可以发现,在“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双轮驱动的理想状态下,基层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革:能够释放韧性治理能力的韧性基层组织将逐步形成。因此,在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助力基层韧性治理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手段机理优势,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相适应的权力配置机制,大力推动建设朝向韧性治理目标的组织体系。

作者

梁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创新管理、新兴技术及其治理。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北京大学课题组、黄璜:《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能力、转型与现代化》,《电子政务》2020年第7期。
  • 陈振明:《政府治理变革的技术基础——大数据与智能化时代的政府改革述评》,《行政论坛》2015年第6期。
  • 段亚林:《韧性社区:突发事件风险治理新向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 何继新、荆小莹:《韧性治理:从公共物品脆弱性风险纾解到治理模式的创新》,《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年第1期;梁正:《数字技术助力基层韧性治理的逻辑进路》,《国家治理》2021年第41期。
  • 何艳玲、赵俊源:《国家城市:转型城市风险的制度性起源》,《开放时代》2020年第4期。
  • 梁珺濡、刘淑欣、张惠:《从被动韧性到转型韧性: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 梁正:《城市大脑:运作机制、治理效能与优化路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第9期。
  • 梁正:《数字技术助力基层韧性治理的逻辑进路》,《国家治理》2021年第41期。
  • 马奔、刘杰:《韧性理念如何融入城市治理——基于D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启示》,《行政论坛》2020年第5期。
  • 孟天广:《“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双重驱动的数字政府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15日,第5版。
  • 彭勃:《基层韧性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国家治理》2021年第41期。
  • 容志:《构建卫生安全韧性: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治理创新》,《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 施生旭、周晓琳、郑逸芳:《韧性社区应急治理:逻辑分析与策略选择》,《城市发展研究》2021年第3期。
  • 石佳、郭雪松、胡向南:《面向韧性治理的公共部门危机学习机制的构建》,《行政论坛》2020年第5期。
  • 宋蕾:《智能与韧性是否兼容?——智慧城市建设的韧性评价和发展路径》,《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 唐任伍、郭文娟:《乡村振兴演进韧性及其内在治理逻辑》,《改革》2018年第8期。
  • 汪静、雷晓康:《韧性能力何以实现:社区风险治理的结构调适与功能复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 吴佳、朱正威:《公共行政视野中的城市韧性:评估与治理》,《地方治理研究》2021年第4期。
  • 吴晓林:《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形势研判与韧性治理》,《人民论坛》2021年第35期。
  • 杨宏山:《试验民主与韧性治理:中国改革的行动逻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5期。
  • 俞秋阳:《治理的韧性分析及其理论重构:基于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的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 张勤、宋青励:《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理论探讨》2021年第5期。
  • 周利敏:《韧性城市:风险治理及指标建构——兼论国际案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 朱正威、刘莹莹、杨洋:《韧性治理: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1年第3期。
  • Adger W,Neil,Hughes,Terry P,Folke,Carl,Carpenter,Stephen,“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to Coastal Disasters”,Science,2005,309(10),pp.1036-1039.
  • Folke C.,“Resilience:the Emergence of a Perspective for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i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 (7),pp.253-267.
  • Holling C S.,“Resilience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 Systematics,1973,4(4),pp.1-23.
  • Janowski T.,“Digital Government Evolution:From Transformation to Contextualization”,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5,32(3),pp.221-236.
  • Klein R T,Nicholls R J,Thomalla F.,“Resilience to Natural Hazards:How Useful Is This Concept”,Environmental Hazards,2003,5(1-2),pp.35-45.
  • Spaans M,Waterhout B.,“Building up Resilience in Cities Worldwide-Rotterdam as Participant in the 100 Resilient Cities Programme”,Cities,2017,61(Jan.),pp.109-116.
  • Timmerman P.,Vulnerability,Resilience and the Collapse of Society:A Review of Models and Possible Climatic,Environmental Monograph,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University of Toronto,1981,pp.58-59.

数字双赋打通韧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1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框架
    1. (一)韧性与韧性治理
    2. (二)数字技术助力韧性治理
    3. (三)技术双赋—韧力释放:数字技术助力基层韧性治理的解释框架
  • 三 数字技术助力基层韧性治理的逻辑进路:以中国智慧社区建设为例
    1. (一)中国智慧社区:面向未来的智慧社区
    2. (二)智慧社区建设助力社区治理韧性的逻辑进路
      1. 1.技术赋能:“强健性”基础为社区韧性治理提供能力保障
      2. 2.技术赋权:权责匹配与多主体共治推动社区韧性治理
      3. 3.韧性组织形成:释放韧性治理能力的韧性社区形成
  • 四 结论与讨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