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科普中国”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研究

摘要

本文根据科普网络平台的特点,针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设定研究框架和分析指标,对“科普中国”网络传播平台的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分析其传播内容、传播现状和传播效果,对“科普中国”网络传播平台进行整体性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具体的建设建议。

作者

张增一 ,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科技与社会。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Harris Robert. Evaluation Internet Research Sources,2012年3月7日,http://www.sccu.edu/faculty/R-Harris/evalu&it.html。
  • 范雪妮:《科技类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
  • 何椿:《基于微信平台的航空科学传播——以“大飞机”微信公众号为例》,《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6期。
  • 金会平、鲁满新:《农业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第6期。
  • 金兼斌、江苏佳、陈安繁、沈阳:《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 李丹特、莫扬:《基于微博、微信的全国科普日的影响力分析——以全国科普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普研究》2017年第4期。
  • 梁大伟:《微信时代科学传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 卢佳新、黄远奕、陈永梅:《国内科普网站影响力的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载《科普研究》2015年第2期。
  • 鲁仪:《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以“果壳网”为例》,《青年记者》2017年第18期。
  • 孙静、汤书昆:《新媒体环境下“微信”科学传播模式探析》,《科普研究》2016年第5期。
  • 吾·欧登格尔乐:《微信科技传播易读性研究——以“果壳”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技传播》2016年第22期。
  • 周荣庭、韩飞飞、王国燕:《科学成果的微信传播现状及影响力研究——以10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普研究》2016年第1期。

“科普中国”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7.6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前言
  • 一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一)网站的研究指标
    2. (二)微博的研究指标
    3. (三)微信平台的研究指标
  • 二 “科普中国”主网站内容分析
    1. (一)“科普中国”网络平台词频分析
      1. 1.“科普中国”主网站词频分析
      2. 2.“科普中国”其他网络平台词频分析
      3. 3.“科普中国”网络平台文章样本筛选与分析
    2. (二)样本数据及内容分析
      1. 1.表现形式
      2. 2.文章来源、消息来源
      3. 3.发布时间及数量
      4. 4.主题词
      5. 5.传播内容
      6. 6.学科分类
  • 三 “科普中国”合作网站内容分析
    1. (一)新华网“科普中国”专区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2. (二)人民网“科普中国”专区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3. (三)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科普中国”专区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4. (四)科学传播网“科普中国”专区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5. (五)光明网科技频道“科普中国”专区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6. (六)腾讯网“科普中国”专区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7. (七)百度网“科普中国”专区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 四 “科普中国”微博
    1. (一)科普中国微博
      1. 1.微博总体运营情况
      2. 2.微博内容分析
    2. (二)科普中国网微博
      1. 1.微博总体运营情况
      2. 2.微博内容分析
  • 五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平台及APP
    1. (一)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分析
    2. (二)军事科技前沿公众号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分析
    3. (三)科技前沿大师谈公众号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分析
    4. (四)科学原理一点通公众号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分析
    5. (五)科普中国网微平台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分析
    6. (六)科普中国APP
      1. 1.内容总体特征
      2. 2.基础数据及分析
  • 六 “科普中国”网络传播平台优点及问题分析
    1. (一)“科普中国”网站包含提供内容的合作网站优点及问题
      1. 1.优点
      2. 2.存在的问题
    2. (二)“科普中国”微博的优点及问题
      1. 1.优点
      2. 2.存在的问题
    3. (三)“科普中国”微信平台和APP的优点及问题
      1. 1.优点
      2. 2.存在的问题
  • 七 对“科普中国”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议
    1. (一)“科普中国”网站的建议
      1. 1.严格把关转载文章,进行科普再创作
      2. 2.善用多媒体形式,提高图片、视频的比例,多用好图、原创图
      3. 3.建立科学性把关机制
      4. 4.提高网站的互动性
      5. 5.紧贴栏目定位,专注科普文章
      6. 6.提高原创比例和质量
    2. (二)“科普中国”微博
      1. 1.提高原创内容的比例
      2. 2.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3. 3.继续增加科普视频的比例
    3. (三)“科普中国”微信平台及APP
      1. 1.明确栏目设置和栏目定位
      2. 2.增加原创文章或视频
      3. 3.增加多媒体表现形式
      4. 4.标注消息来源,提高科学性
      5. 5.提高科普性和趣味性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