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服饰之“气”:白裤瑶服饰制作中的感官体验研究

摘要

白裤瑶是聚居在桂西北与黔南交界石山区的一个族群,自称“朵努”,因男子着及膝白裤而得名“白裤瑶”,至今较好传续着就地取材的家庭手工服饰制作模式。服饰制作过程十分讲究,要看自己的手与每道工序是否有缘,白裤瑶妇女用汉话“手气”一词来意译那些包含了运气与灵气的诸种“活的”东西。“手气”并非玄乎不解,它是在服饰制作工序的时令季节大背景下,对于更多微观环境气候因子的调适,与诸多感官体验相关,体现了服饰制作中更加“主位”的经验知识的积累。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白裤瑶服饰制作中关于“手气”的复杂感官体验,以理解白裤瑶服饰手工艺传承背后的意义体系。

作者

汪斌 ,云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邓启耀:《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 [2]刘秀丽、杜芳琴:《女性与“民族文化”重构:围绕服饰的讨论与审思》,《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 [3]陆朝金:《白裤瑶服饰文化的解读》,《柳州师专学报》2012年第4期。
  • [4]秦红增、韦丹芳等:《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 [5]沈海梅:《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 [6]杨国才:《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服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 [7]玉时阶:《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民族出版社,2011。
  • [8]玉时阶:《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服饰之“气”:白裤瑶服饰制作中的感官体验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