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用新视角窥探社会万象,用新论点解锁中国世事。
最近更新:2022-01-06

【社会万象】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 | 前言

作者:李晶 主编 来源:《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
发布于 2021-06-10 浏览量:204
前言

中国自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的20年,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的20年。在此期间,涉老法律法规、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和相关文件密集推出,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形成,老年社会福利从特殊困难老人扩展至全体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总体来看,大部分老年人在收入、医疗、福利、服务等方面的保障都得到较大提升。

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的同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浮现,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在社会层面,虽然我国老年人在收入和医疗上已经得到基本的制度保障,但保障水平总体偏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严峻。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老年人社会参与环境、居住和出行环境等都有待改善。在家庭层面,家庭结构变迁带来了居住方式的改变,传统家庭伦理式微引发了更多的代际矛盾和冲突,广泛而频繁的人口流动造成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独居空巢老年人家庭增多,高龄或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要未能得到满足。在个体层面,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社交网络逐渐缩小,对于患病和死亡的忧虑逐渐增强。然而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未受到足够重视,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的心理焦虑少有化解渠道,老年人孤独感增强,老年人自杀事件频繁出现。上述问题都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深刻影响。因此,如何全面改善老年人生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值得深入研究。对政府部门来讲,已将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列入事业发展规划和日常工作议程。在学术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老年人和老龄社会议题。在老龄研究领域,开展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和研究,对于了解我国老年人生活状况、积累老龄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政府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概念和理论,认为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就会转向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50~6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开始进行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主要调查内容是民众的精神健康、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我国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研究生活质量,提出一些关于生活质量评价的方法及指标体系。进入21世纪,我国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国内学术界更加关注老年群体,并开始进行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逐渐增多,包括不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也包括不同职业(身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大部分研究主要从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两个层面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测度。老年人生活质量既包括老年人的客观生活条件,也包括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对于生活质量的研究更偏重客观生活方面,这一方面与我国重视世俗生活的文化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与目前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关。

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每五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至2015年已经开展四次。2000年、2006年和2010年的三次调查在20个省(区、市)进行,样本量约为2万人。2015年的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样本量增至22万人。历次全国老年人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老年人的家庭状况、健康医疗状况、照料护理服务状况、经济状况、宜居环境状况、社会参与状况、维权状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等九大部分。上述涉及老年人客观生活质量的大部分内容,也包含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内容,如老年人的孤独感、主观幸福感,以及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家庭关系、经济、社会活动的评价等。但显而易见的是,问卷调查对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考察仍有较大局限。

为弥补问卷调查在深入了解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上的不足,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课题组于2017年7~12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专项调查。该专项调查综合考虑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等因素,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这15个省(区、市)是:天津、江苏、浙江、宁夏、湖北、甘肃、安徽、黑龙江、重庆、山东、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课题组也在这15个省份对190名老年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显示,老年人对于“好的生活”的主观阐释与问卷调查结果高度一致,而质性调查则能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观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如根据2015年问卷调查数据,影响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居住环境、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分析显示,老年人的家庭关系越好、健康水平越高、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公共服务越便利、住房满意度越高、社会参与度越高、精神文化生活越丰富,则老年人的幸福感越强烈。而专项调查力图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请老年人自己说出他们因何感到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是他们心目中的高质量生活,他们所认为的“好的生活”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等。

基于2015年和2017年实施的两次全国性调查,我们对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有了基本了解。2015年,中国城镇老年人口比例(52.0%)略高于农村老年人口比例(48.0%)。总体来看,城镇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于农村。年龄、性别和教育素质等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性别看,中国女性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2.2%,男性老年人占47.8%。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老年人,但她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低于男性,因此高龄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值得关注。从教育素质看,中国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总体偏低。老年人中未上过学的约占三成(29.6%),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四成(41.5%),初中和高中的约占1/4(25.8%),大专及以上的仅占3.1%。教育素质与个人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网络、职业和社会阶层、社会保障水平等密切相关,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总体来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物质保障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2015年问卷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社会保障性收入,包括养老金、离退休金等社会保障收入,占到老年人总收入的62.7%。老年人收入状况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而老年人的自评经济状况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2015年问卷调查显示,中国16.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经济宽裕,58.5%认为基本够用,25.4%认为自己经济困难。2017年通过对老年人的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经济状况对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水平的绝对值对老年人的客观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同时老年人对生活的今昔比较对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例如,经历过战争动荡年代的高龄老人因现在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而感到非常幸福;中低龄老年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苦生活记忆犹新,对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长期以来都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对现在可以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感到十分满意。在纵向比较的同时,老年人也在进行横向比较。较低社会阶层的老年人在与较高阶层的老年人进行比较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例如,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相比,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比,前者认为自己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比后者要低;他们对这种不公平待遇表示不满,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待遇、改善服务的希望。

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家庭是决定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低的最关键因素。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居住安排则是家庭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由于年龄、健康水平、经济状况、子女情况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加上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老年人是否和子女共同居住、何时与子女同住或分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会因时势变化而有所调整。正因如此,不同的居住安排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来说,与老年人的意愿和需要相符的居住安排对其生活质量有正面效应,反之则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负面效应。除了家庭人际关系外,家庭的物理环境如住宅条件和社区环境等,也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健康问题是老年期要应对的首要问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最直接的影响。2015年问卷调查显示,中国32.1%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病,50.5%的老年人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仅有17.3%的老年人未患慢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健康自评是老年人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老年人自评健康“好”(“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3.0%,自评健康“一般”的比例为42.3%,自评健康“差”(“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为24.8%。对比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和健康自评情况,虽然中国八成以上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病,但约1/3的老年人自评健康水平为“好”,只有不到1/4的老年人自评健康水平为“差”。可见,老年人并未仅仅因为患有慢性病而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好。2017年进行的专项调查发现,随年龄增长和健康水平下降,老年人对于自身健康的预期和评价也在不断调整。随年龄增长,老年人逐渐接受带病生存的状态。这再次显示生活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客观状况的主观感受。因此,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只在于客观的健康情况,还在于老年人是否有与其年龄相适宜的健康预期。

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健康衰退问题是个体老年期的特点之一,因此可获得的医疗服务状况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2015年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绝大部分老年人都能获得比较便利的医疗服务。全民医保的建立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于提高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贡献。但由于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看病贵仍然是老年人反映最强烈的医疗问题。无论城乡都存在因病致贫的现象,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2017年专项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主的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和老年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较多,如果相关服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他们的满意度会提升,有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反之,如果相关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满意度就会下降,这对其生活质量就会有更多负面影响。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孤独感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2015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36.6%的老年人感到孤独。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到孤独的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近1/3的低龄老年人感到孤独,而感到孤独的高龄老年人则超过一半。婚姻家庭状况对老年人的孤独感有直接影响。有配偶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为25.3%,而无配偶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高达65.8%。居住安排对老年人是否感到孤独影响显著。与配偶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为26.1%,独居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则高达71.3%。可见,婚姻家庭状况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上,更体现在心理抚慰和精神支持上。

社会交往也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适度的社会参与有益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根据个人意愿和能力,老年人继续工作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参与社区选举和社区建设、参加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参与老年人群众组织及其活动、继续学习、参加休闲娱乐活动等,都能够使老年人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这有助于老年人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让他们感到生活更有意义,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目前看,绝大部分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各类社会交往活动。

本书收录了基于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和2017年老年人生活质量专项调查资料撰写的专题论文,还收录了近五年来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关的其他研究成果。全书分为文献研究、研究方法、经验研究、政策研究四大部分,共14篇论文。文献研究的两篇文章分别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综述和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的两篇文章分别介绍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CASP)和质性研究方法在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上的应用。经验研究部分的八篇文章分别讨论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轨迹、老年人的慢性病及其生活意义、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精神心理状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收入消费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城市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居家养老模式下家庭照料者的需求与支持、失能高龄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等问题。政策研究两篇文章,分别探讨公办养老机构转制问题、新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本书的作者大部分是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此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鄢盛明博士、北京西城区协力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贾云竹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张晓华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丁志宏博士等几位学者贡献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是2017年度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基本业务费项目“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课题组成员有李晶、张秋霞、罗晓晖、伍小兰、李静芳、翟德华、何亚楠等,各成员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各自负责的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博士在项目开展和报告撰写过程中多次给予指导,科研中心的王莉莉、杨晓奇、曲嘉瑶参加了课题讨论并提供了宝贵意见。课题组特别聘请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已退休的老龄问题资深专家徐勤研究员参与研究工作,感谢她在课题设计、数据分析报告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鄢盛明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了课题工作,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等工作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感谢北京市华龄颐养精神关怀服务中心杨萍女士,协助课题组完成了多省份的质性调查。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林宝研究员多次参与课题研讨会,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健康和生活质量密不可分,科研中心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人群增龄过程中健康状态变化特点与规律的研究”子课题“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项目号 2018YFC2000303),本书也是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李晶 罗晓晖 伍小兰


©️本文版权归作者 【社会万象】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关联图书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

李晶 主编;罗晓晖 伍小兰 副主编

8

立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