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2)
-
简 介:《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6卷,主题为“历史的尘埃:微观历史专辑”,聚焦于“微观史”,分为四个主题:“历史尘埃下的个人”“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信仰的力量”“争夺城市空间的搏斗”,共计11篇文章,其中不乏名家作品,如罗新《崔巨伦其人》、孙江《边疆即中心——一个小人物的辛亥政治变局》、王笛《王先生来信——巴黎和会大博弈下的小插曲》。
¥ 39.2 试读
-
简 介:本书由作者不同时期的11篇文章构成。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作者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这些文章涉及不同的主题,写作于不同的时期,在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体现了作者方法上的自觉,可以说是作者近三十年来学术探索的一个总结。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的学术轨迹,从数据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开始,到对下层民众和日常生活的深描,最后致力于历史文本的多角度阐释,反映了作者从社会科学方法,到人文学方法的回归,以及所采取的新文化史、微观史和人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取向。
¥ 23.7 试读
-
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 收藏
简 介:《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 69 试读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收藏
简 介:本书是王笛教授继《街头文化》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通过考察茶馆的历史、经济功能和茶馆作为社区中心及其中所蕴藏的丰富日常文化和政治文化,从当时茶馆生活的细节来了解成都,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有所裨益。
¥ 98 试读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收藏
简 介: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 59 试读
-
简 介:《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6卷,主题为“历史的尘埃:微观历史专辑”,聚焦于“微观史”,分为四个主题:“历史尘埃下的个人”“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信仰的力量”“争夺城市空间的搏斗”,共计11篇文章,其中不乏名家作品,如罗新《崔巨伦其人》、孙江《边疆即中心——一个小人物的辛亥政治变局》、王笛《王先生来信——巴黎和会大博弈下的小插曲》。
¥ 39.2 试读
-
简 介:本书由作者不同时期的11篇文章构成。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作者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这些文章涉及不同的主题,写作于不同的时期,在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体现了作者方法上的自觉,可以说是作者近三十年来学术探索的一个总结。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的学术轨迹,从数据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开始,到对下层民众和日常生活的深描,最后致力于历史文本的多角度阐释,反映了作者从社会科学方法,到人文学方法的回归,以及所采取的新文化史、微观史和人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取向。
¥ 23.7 试读
-
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 收藏
简 介:《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 20.7 试读
-
王先生的来信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像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大事件一样,我们只看到英雄人物、政治领袖在那里纵横驰骋,他们的事迹和言论记录在报刊上、档案里、图书中,人们毫不怀疑他们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言行在以后也会被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所研究,被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所描写,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铭记。 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威尔逊、顾维钧、陈独秀、胡适……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踪迹。但大多数介入其中的人,是默默无闻的,犹如石黑一雄描写一战的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中的英国达林顿勋爵家的男管家史蒂文斯,他见证了重大历史的发生,但是他本人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已成为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上,即便研究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学者,也没有关注到一个给《纽约时报》写读者来信的“王先生”。而我之所以注意到这位王先生,是偶然发现他在1919年5月给《纽约时报》的两封信以及所引发的笔战。那正是巴黎和会各国博弈争锋正激烈的阶段。
¥ 9.95 试读
-
微观城市:多元权力结构下的日常 收藏
作者: 宋念申 冯乃希 王笛 刘琪 李浩晖 杨涛羽 著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关键词:
出处: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8辑)
简 介:2022年4月29日,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的宋念申、冯乃希召集并主持了题为“微观城市:多元权力结构下的日常”的圆桌对谈,邀请了澳门大学王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刘琪教授、香港大学博士候选人李浩晖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博士候选人杨涛羽,共同讨论中国城市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此文在六位学者的对谈基础上整理而成。 王笛:我最近一直强调要从微观角度来看历史,是因为过去的历史研究中,我们还是习惯于宏大叙事。其实,不只是史学,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经常听到涉及城市的一些说法,比如“宏观管理”“宏观调控”“宏观规划”,等等。我们都习惯于一些比较大的词汇,比如,提到“人”,我们不说具体的人,常说抽象的人——人民、民众、群众,这已经成了一个固有的观念。而且我们很多人,不只是做研究的人,包括普通的读者,也存在喜欢听宏大叙事的倾向。因为宏大的叙事给人一种成就感,因为关注的是大问题,思考的是国家、民族的命运。这确实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特别是写历史的时候,好像自己在笔下指挥了千军万马,有了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13.58 试读
-
在区域与全球之间追寻历史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王笛教授1956年出生于成都,先后在四川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留学美国前,王笛教授已是四川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澳门大学历史系杰出教授。王笛教授早年专研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域社会史、辛亥革命史等,赴美后转向研究微观的城市空间,并着力发掘历史中普通百姓的生活履迹,倾听地方民众的声音。凭借对四川成都街头文化、茶馆等城市空间的重要研究,王笛教授斩获多个国际学术大奖,深受国内外学术界赞誉,是中国近现代史与中国区域史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近年王笛教授也参与公众史学的写作,以期将更多象牙塔内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广到社会读者中间去,《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以下简称《袍哥》)等作品也获得众多媒体与读者的肯定。多年来,王笛教授穿行于中国与美国等不同学术环境之间,他是在区域与全球之间追寻过去的历史学家。2022年春,受《区域史研究》委托,我们对王笛教授进行了专访。在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王笛教授分享了他对区域史研究的方法、区域与全球的联结、中西学术写作的差异、历史学家的公众写作等问题的许多重要理解与思考,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 15.3 试读
-
我在历史之中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受访者简介: 王笛,现任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代表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消失的古城》等。 采访者简介: 李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文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主要关注女性文学和乡土写作。文学评论、散文等,刊于《芒种》《海燕》《山东文学》《文艺报》《出版广角》《出版人》等。责编图书获“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好书”等。
¥ 8.38 试读
-
源流与边界:历史非虚构写作的理论维度 收藏
作者: 王笛 杨念群 祝勇 陈肖寒 著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关键词:
简 介:时间:2021年7月23日晚上 地点: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 嘉宾: 王笛(澳门大学杰出教授)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祝勇(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 陈肖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编辑) 陈肖寒: 各位读者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今天的活动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共史学集刊》联合举办的“历史的非虚构写作——2021年鸣沙史学嘉年华”。我们的活动一共三场,今天是第一场,今天晚上的主题是“源流与边界:历史非虚构写作的理论维度”。 我先介绍一下参加活动的几位老师,按年龄,首先是王笛老师。王笛老师现在是澳门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澳门大学全校一共20位讲席教授,王老师是其中的一位。第二位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杨念群老师。大家对杨老师都很熟悉了,在座的很多都是学生,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很久之前就开始关注杨老师的研究。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是从《再造“病人”》那个时候开始,那时候我刚上本科。年纪再大一点的,可能是从《中层理论》,那已经是二十年前了。第三位老师是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的祝勇老师。文化传播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也非常有意义,所以祝老师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 15.13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