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13年东城区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所得数据和深入访谈资料,对东城区居民生育意愿进行了描述,结合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对影响居民生育意愿与观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大城市居民呈现普遍低生育意愿,将深刻影响未来的经济社会;政策不再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居民生育意愿已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第二次人口转变思潮在我国发达地区青年人群中初现端倪,并未成为主流,但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城市居民的生育观念和行为。

作者

张小玉 ,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建伟:《从多子多福到丁克的转变看我国生育观念变迁》,《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
  • 陈蓉、顾宝昌:《上海市生育意愿30年的演变历程》,《人口与社会》2014年第1期。
  • 陈四维:《同性恋成因及其现状:两例案例分析》,《中国性科学》2013年第8期。
  • 陈字、邓昌荣:《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 范怀娟:《家庭主体地位的源考与未来的立法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 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 甘霖、李大斌:《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职业与健康》2009年第6期。
  • 高颖、张秀兰、祝维龙:《北京市近年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 高颖、张秀兰:《北京市初婚夫妇的年龄特点、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4期。
  • 龚德华、甘霖、刘惠芳、曾小敏:《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 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
  • 顾宝昌:《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 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 洪旺全:《深圳市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年第3期。
  • 侯亚非、马小红、黄匡时:《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 胡亮:《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西北人口》2004年第2期。
  • 黄廷权:《重庆市居民生育意愿与人口发展关系研究》,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 贾志科:《影响生育意愿的多种因素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 李嘉岩:《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 李宁、戴建英、高静儒:《2012中国同性恋调查报告及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思考》,《中国性科学》2014年第1期。
  • 林丛、石人炳:《浅论“丁克”家庭形成原因及其社会影响》,《西北人口》2007年第4期。
  • 林锋:《同感心新型护理模式对高龄产妇分娩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第7期。
  • 刘爽、卫银霞、任慧:《从一次人口转变到二次人口转变》,《人口研究》2012年第1期。
  • 刘铮:《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1992年第2期。
  • 楼超华、郭友宁、L.P.Chow:《上海市新婚夫妇对孩子性别偏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第3期。
  • 牟熳:《30例高龄产妇妊娠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年第1期。
  • 穆光宗:《生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顾宝昌先生文章的补遗》,《人口研究》1993年第2期。
  • 庞丽华、陈功、宋新明、郑晓瑛:《中国已婚妇女人工流产中的性别选择》,《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3期。
  • 祁洁、曲文勇:《我国离婚率攀高的社会因素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
  • 乔晓春:《关于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思考》,《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 宋健、陈芳:《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4个城市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 王彬:《信号传递、彩礼习惯与法律边界——一个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9期。
  • 王磊:《江苏省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分析——基于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调查》,《西北人口》2009年第4期。
  • 邬沧萍、谢楠:《1980-2010:中国人口政策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 吴帆、林川:《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 杨菊华、何炤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 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 伊斯特林:《生育分析的经济学框架》,载顾宝昌主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出版社,1992,第113~120页。
  • 杨雪燕、李树茁、尚子娟:《儿子偏好还是儿女双全?——中国人生育性别偏好态度构成及其政策含义》,《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6期。
  • 尹勤、帅友良、温勇:《南京市青年生育意愿调查分析》,《西北人口》2005年第2期。
  • 尹银:《养儿防老和母以子贵:是儿子还是儿女双全?》,《人口研究》2012年第6期。
  • 张艳艳:《莫让彩礼成为婚姻的负累》,《人民政协报》2014年第1期,第12版。
  • 张翼:《婚姻“彩礼”:缠绕习俗文化与利益诉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第2期,第A2版。
  • 张翼:《中国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与老年空巢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 张清霞:《生育现代化和测度指标体系》,《西北人口》2002年第2期,第25~28页。
  • 赵琳华、吴瑞君、梁翠玲:《大城市“80后”群体生育意愿现状及差异分析——以上海静安区为例》,《人口与社会》2014年第3期。
  • 《中国单独二孩申请比例超低人口负增长或提前》,海口网,2014年7月14日,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4-07/14/content_2326926.htm?node=107。
  • 周广亚:《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建构与调查设计》,《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 朱荣贤:《现代化理论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
  • 内森·凯菲茨:《理论知识能否改进人口预测》,载顾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
  • Lutz,W.,Skirbekk,V. and Testa,M.R.,“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 in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2006,pp.167-192.
  • Van de Kaa,Dirk J. “Europ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Bulletin,1987,42(1):1-59.

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4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内容
    3. (三)概念界定
    4. (四)研究方法
      1. 1.问卷调查
      2. 2.深度访谈
      3. 3.文献研究
  • 二 生育意愿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1. (一)生育意愿研究综述
      1. 1.大城市理想子女数普遍偏低
      2. 2.意愿子女性别基本不存在男孩偏好,甚至出现女孩偏好
      3. 3.生育动机日趋理性化,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减弱
    2. (二)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综述
      1.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 2.社会环境
      3. 3.政策因素
      4. 4.文化因素
      5. 5.其他因素
    3. (三)相关理论
      1. 1.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观点
      2. 2.现代化理论观点
    4. (四)研究假设
  • 三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一)理想子女数低
    2. (二)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
    3. (三)二孩生育意愿不高
    4. (四)结婚和初育年龄在推迟
  • 四 影响生育意愿因素的定性研究
    1. (一)深度访谈被访者情况
    2. (二)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限制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1. 1.生活压力大
      2. 2.更加注重子女质量
      3. 3.社会养老的发展使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弱化
      4. 4.孩子照料问题严重制约人们的生育意愿
    3. (三)生育观念已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1. 1.生育目的是促进家庭和谐与稳定
      2. 2.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淡薄
    4. (四)第二次人口转变思潮初现
      1. 1.晚婚晚育观念流行,但终身不婚比例较低
      2. 2.理想的生育时间一般为24~28岁
      3. 3.对新的婚姻形式、生育现象都能够接受和理解
  • 五 结论与思考
    1. (一)居民呈现普遍低生育意愿,将深刻影响未来的经济社会
    2. (二)政策不再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首位因素
    3. (三)居民生育意愿已完成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4. (四)第二次人口转变思潮在我国发达地区青年人群中初现端倪,并未成为主流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