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国际经济周期错配、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
作者
汪红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任商务部政策咨询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咨询专家、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匿名评审人。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货币政策。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委托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等课题研究。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奖项。
汪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一 国际周期错配深度演化
- (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周期错配恶化
- 1.全球增速放缓,巴西、俄罗斯陷入衰退
- 2.三大经济体中,美国增长,欧洲复苏,日本低迷
- 3.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 (二)全球物价出现分化
- (三)美联储加息引领全球货币政策分化
- 1.美联储加息及未来美国货币政策走向
- 2.联储加息后全球货币政策分化
- 3.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出和汇率贬值压力
- 4.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持续
- (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周期错配恶化
-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 (一)需求放缓,经济增长平稳减速
- 1.工业和服务业走势分化,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 2.消费增速放缓,第四季度略有回升
-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第四季度投资小幅回升,房地产投资仍负增长
- 4.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增加,出口市场份额上升
- (二)生产部门紧缩,PPI长期负增长
- (三)结构性矛盾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提供新动力
- 1.消费、投资结构优化。经济下行过程中,居民收入快于GDP增长、就业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消费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
- 2.二、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 3.居民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 4.创新创业提供增长新动力
- (四)灵活运用货币金融政策,成功抵御金融风险
- 1.稳定股市
- 2.稳定房市
- 3.稳定汇市
- 4.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有序推进
- (五)财政政策加力增效,促进经济增长
- (六)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 (一)需求放缓,经济增长平稳减速
-
三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中高速增长
- (一)五大发展理念为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引
- 1.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决定了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 2.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 3.适应世界气候变化要求,共同保护地球环境
- 4.争取获得新的开放红利
- 5.共享发展成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二)稳中求进,确保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
- (三)五大任务指明周期性调整的工作重点
- (四)财政政策加力,发挥托底作用
- (五)货币政策稳健偏向宽松,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 (一)五大发展理念为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引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