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社会文化价值观与社会现状感知

摘要

本研究以House的价值观跨文化比较研究范式为依托,选取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地区发展模式较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区(深圳、哈尔滨和黑龙江某垦区)为调查地点,对三地的191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未来取向和人文取向四个方面考察了不同地区居民的社会价值观(“应该怎样”)和其对社会现状的感知(“实际怎样”)。结果表明,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之后,各地区居民在价值观和对社会现状的感知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地区文化特点。深圳居民更多表现出未来取向,哈尔滨居民更多表现出权力距离取向,垦区居民更多表现出集体主义和人文取向。人们眼中的社会“应该怎样”和“实际怎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应注重权力平等和人文取向,但实际表现出的却是权力等级分化和人文关怀缺乏。

作者

高文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社会心态、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青少年与互联网。出版著作《社会共识的形成》《中老年社会心态与互联网生活》《网络直播:参与式文化与体验经济的媒介新景观》,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杨宜音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主编Social Ment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2019)。
王俊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项目批准号16ZDA231),主持完成十多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创新工程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社会心态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38)。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研究、风险社会与风险认知、医学相关问题的社会心理研究等,专注于社会治理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索。出版著作《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和《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场域治理的路径》(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国社会心态10年》(2021)、《公共风险:概念、理论与实证》(2020)、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on Wheels: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Automobiledependency in China(Springer 2019)、《社会心态理论前沿》(2018)、《精神文明与社会心态: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2017)、《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2014)等。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2022)和《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0~2022),主编“社会心理建设丛书”。在《社会学研究》《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100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哈尔滨市统计局,2011,《2010年哈尔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5月13日(http://www.stats-hlheb.gov.cn/xw!detaPage.action?tid=18219)。
  • 鹤岗市统计局,2011,《2010年鹤岗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6月10日(http://www.hgorg.com/gggs/2011/06/11933.htm)。
  • 深圳市统计局,2011,《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5月12日(http://www.sz.gov.cn/tjj/tjj/xxgk/tjsj/pcgb/201105/t20110512_2061597.htm)。
  • 王俊秀,2014,《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宜音,1998,《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 杨中芳,1994,《中国人真的是集体主义的吗?——试论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 Hofstede,G. 1980,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London:Sage.
  • House,R. J.,Javidan,M.,Gupta,V.,Dorfman,P. W.,& Hanges,P. J.(Eds.). 2004,Culture,Leadership,and Organizations:The GLOBE Study of 62 Societies.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 Schwartz,S. H. 1992. “Universal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In:M. 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 25). 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
  • Schwartz,S. H. 1994.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Valu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0.
  • Triandis,H. C. 1995,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Boulder,CO:Westview Press.

社会文化价值观与社会现状感知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0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1. (一)调查对象
    2. (二)测量工具
      1. 1.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现实感知测量
      2. 2.主观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的测量
    3. (三)统计分析
  • 三 研究结果
    1. (一)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现实感知的人口学特点
    2. (二)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3. (三)社会现实感知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 (四)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现实的感知
  • 四 结论与讨论
    1. (一)人口学差异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及社会现实感知
    2. (二)从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现实感知差异看区域文化特点
    3. (三)价值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
    4. (四)结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