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教育扶贫治理研究

摘要

2020年中国已取得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2020年后推动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鉴于此,在当下这个历史节点,全面总结和系统检视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取得的成就,厘清现状与问题,研判未来五年教育扶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新特征,明确提出我国“十四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工作的目标、内容与任务等诸项行动实施建议,对国家相关部门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

李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东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学术性集刊《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副主编、执行主编;主要从事农村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社会分层与流动等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Hommes & Migrations、《教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20余篇,专报获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研究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教育政策、教育管理。
周慧霞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等。
冉淑玲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宝生,2019,《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历史成就与现实使命》,《人民日报》9月10日,第13版。
  • 董洪亮、赵婀娜、张烁、丁雅诵,2018,《优先发展,坚持教育战略地位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综述之一》,《人民日报》9月8日。
  • 高靓,2019,《职业教育:教育扶贫的“排头兵”》,《中国教育报》10月17日,第01版。
  • 何文明,2013,《82%中职生来自农村说明了什么?》,《教育与职业》第34期。
  • 李涛、邬志辉、周慧霞、冉淑玲,2020,《“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战略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第23期,第30~42页。
  • 柳倩、黄嘉琪,2019,《中国与OECD 国家学前教育投入水平的比较研究》,《教育经济评论》第3期。
  • 闵琴琴,2018,《农村高等教育扶贫:缘起、困境和突围》,《高等教育研究》第5期,第8页。
  • 欧阳煌,2019,《关于构建减贫新体系的思考》,《农民日报》6月22日,第2版。
  • 《人民日报》,2018,《优先发展,坚持教育战略地位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综述之一》,9月7日。
  • 《人民日报》,20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月6日,第1版。
  • 孙涛,2020,《高等教育扶贫: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与扩展路径》,《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第2页。
  • 王嘉毅、封清云、张金,2016,《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研究》第7期,第12~21页。
  • 尉成辉,2020,《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经济日报》1月13日。
  • 习近平,202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第20期。
  • 《中国教育报》,2019,《职业教育:教育扶贫的“排头兵”》,10月17日。
  • 《中国青年报》,2019,《一个800万的缺口背后》,12月6日。

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教育扶贫治理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3.8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中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成就与现状
    1. (一)学前教育发展增速较快,但须持续破解农村贫困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困境
    2. (二)义务教育发展成就显著,但须警惕农村贫困地区县域教育基本均衡反弹
    3. (三)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有所提升,但农村高中教育完成率和升学率亟待提高
    4. (四)职业教育可以显著提升贫困人口技能,但吸引力有待提高
    5. (五)高等教育持续帮扶教育贫困,但须在机制匹配和扶贫内涵上深度创新
    6. (六)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但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7. (七)重点有效关爱农村特殊学生群体,预防其未来成为新发贫困人口
    8. (八)乡村教师变革乡村社会的力量显著增强,但仍需强化其能力提升
    9. (九)互联网接入率有所提高,但利用信息化实现乡村扶贫与振兴的“走出去”潜能尚需挖掘
    10. (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高,为实现乡村扶贫与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 二 “十四五”时期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面临的新挑战
    1. (一)城镇产业升级使乡村相对贫困人口转移排斥风险增大
    2. (二)风险社会下乡村贫困人口返贫和新致贫的风险增大
    3. (三)乡村相对贫困标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使教育扶贫工作难度增加
    4. (四)相对贫困标准的波动性将对教育贫困识别机制的精准性提出更高要求
    5. (五)财政紧缩下教育扶贫资金绩效优化工作将更具艰巨性
    6. (六)未来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五大转向新特征
  • 三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目标
    1. (一)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总体目标
    2. (二)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具体目标
  • 四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内容与措施建议
    1.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防返贫和新发贫困
    2. (二)建立新型服务平台,实现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智能化
    3. (三)实施推进0~6岁农村教育贫困帮扶计划,从贫困起点阻断贫困
    4. (四)实施义务教育农村贫困学生帮扶和教师特殊支持计划,阻断新发贫困的早期积累
    5. (五)实施农村高中教育学生资助和质量提升计划,破解贫困代际传递陷阱
    6. (六)依托职业教育技能优势,使教育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7. (七)发挥高等教育扶贫专业优势,从出口处提升贫困人口反贫困自为能力
    8. (八)给予民族教育特殊支持,在民族地区助力乡村教育帮扶
    9. (九)实施特殊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农村特殊贫困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10. (十)开发依靠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新模式,塑造教育帮扶新功能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